今日中国航天日!距离中国首颗卫星上天已52年
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距离2016年设立航天日,至今已经走过7个年头,在此期间,中国航天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瞩目成就。52年前,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由此,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为了纪念这一壮举, 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同意批复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为什么选在4月24日?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
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距离2016年设立航天日,至今已经走过7个年头,在此期间,中国航天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瞩目成就。52年前,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由此,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为了纪念这一壮举, 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同意批复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为什么选在4月24日?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
2021年5月15日,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祝融号”火星车成功实现火星着陆。马上就要一年的时间,“祝融号”现在怎么样了?据@天问一号祝融火星车 官微消息,截至今天,“天问一号”环绕器已经在轨运行640天,“祝融号”也在火星表面工作了337个火星日。截至2022年4月6日, “祝融号”累计行驶1875米,回传约700GB原始科学数据,确定了着陆区土壤的力学参数、发现了...
据央视消息, 4月2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星箭天航空间技术公司合作的临近空间空基平台火箭地面发射试验,在青海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成功进行。火箭飞行高度达到预期,数据回收稳定,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据介绍, 临近空间空基平台火箭发射,也就是借助高空气球担任临近空间空基发射平台,使用高空零压氦气球,将火箭带升至25-40千米高空,通过遥控实现空中点火发射。火箭可承担载荷任务,以及进行数据...
作为本周早些时候发射到国际站的SpaceX Crew-4任务的一部分,NASA正在推进一项在太空制造有机视网膜的实验。NASA跟康涅狄格州法明顿的LambdaVision公司进行了合作。据悉,该公司在2020年设计和开发基于蛋白质的人工视网膜,该实验将继续探索在太空中制造视网膜以作为该机构努力发展数十亿美元的低地球轨道(LEO)太空经济的一部分。这种人工视网膜使用光激活的蛋白质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来模仿人眼。...
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展神速,捷报频传!据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官方消息, 执行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已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于2022年5月29日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之后,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将与先期运抵的问天实验舱一起,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目前,发射场区各参试系统正在按计划开展任务准备。就在同一天,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目...
北京时间7月11日7时40分,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双曲线一号遥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火箭飞行异常,飞行试验任务失利。官方表示,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分析排查。这是双曲线一号火箭2024年的首次发射,原本计划将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双曲线一号是星际荣耀空间科技研发的小型固体火箭,共进行7次发射;失败4次,成功3次。​
据日本官方发布的消息,截至当地时间2月4日10时,北海道带广市12小时内降雪量达到120厘米,芽室町达105厘米,本别町达104厘米,均打破日本全国纪录。受大雪影响,日本北海道境内379所公立中小学校已临时停课。据当地媒体报道,受降雪天气影响,日本航空公司和全日空航空公司4日宣布取消在北海道起降的数十架次航班。此外,物流方面,北海道境内104个邮局停止窗口业务。日本官方表示,此次寒流将持续1周时间,日本本州岛...
卡塔尔旅游局与华为合作,宣布正式上线鸿蒙元服务-Visit Qatar,已上架HarmonyOS NEXT应用市场,旨在为中国游客提供无缝、创新的旅行体验。这项服务的推出提供了免安装即可访问旅游相关服务的新方式,通过独立入口,为用户提供了更为智能化、个性化的即时访问与旅行相关的服务。实现了从游前到游中,再到游后的畅通无阻全程智慧化旅行服务,为中国游客出行卡塔尔带来了全新、高品质的旅游体验,可以更轻松地深入探索...
8月26日,2024年(第六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新鲜出炉,49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他们将在未来5年获得由腾讯基金会资助的、可自由支配使用的300万元奖金。本届"科学探索奖"产生了7位女性获奖人,占比超14%为历年最高。​(科技快报网)
近日,一则"北京上空出现疑似不明飞行物"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榜,引起热议,网友发布视频称,北京、河北、山西等地天空出现了"不明飞行物"","一朵移动的云状物体""飞着飞着就没了"据国内媒体报道,北京天文馆研究员朱进称,这是北京时间1月14日16时59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星链"卫星的火箭在经过华北上空进行钝化处理产生的现象。日前,SpaceX使用猎鹰9号运载火箭执行Starlink7-10任务,将22颗星链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