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科技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英科学家为NASA研发生命探测相机 助力寻找系外宜居行星

英国杜伦大学科学家正联合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为NASA"宜居世界观测站"任务研制超高分辨率成像相机。该设备将搭载于NASA首台专用于搜寻系外宜居世界的望远镜,通过日冕仪抑制恒星眩光,首次实现对遥远岩石行星的直接成像。项目负责人理查德·马西教授形容这项技术堪称"21世纪的哈勃望远镜",不仅能探测行...

迄今最亮黑洞耀斑被探测到

2025年11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在《自然·天文学》杂志发表研究称,探测到迄今最亮的黑洞耀斑。该耀斑由一颗超大质量黑洞吞噬一颗质量约为太阳30倍的恒星时产生,释放的光芒超过太阳亮度10万亿倍。事件发生在遥远星系,通过望远镜观测得以发现,展现了宇宙中极端引力现象的壮观景象。此次观测为研究...

全球专家倡议加速研发新型光电探测器

2025年11月6日,全球学术界与工业界专家在《自然·光子学》发表共识声明,呼吁加快基于新兴光响应材料的新一代光电探测器研发。该倡议旨在推动医疗健康、智能家居、农业及制造业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升级。新一代光电探测器有望实现更高灵敏度、更低功耗和更广谱响应,为智能感知系统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中国首颗海风海浪探测卫星被命名为“妈祖号”

据湄洲日报报道,在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上,中国首颗海风海浪探测卫星被正式命名为"妈祖号"。该卫星计划于2027年发射,将为实时监测海洋风浪状况、开展海洋气象预报、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和服务海洋防灾减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妈祖作为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海洋女神,其文化影响力广泛覆盖沿海地区及海外华人...

蓝色起源“新格伦”火箭完成关键点火测试,NASA火星探测器蓄势待发

蓝色起源公司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成功完成重型运载火箭"新格伦"的静态点火测试。七台BE-4主发动机持续燃烧38秒,产生近390万磅推力,标志着火箭进入发射前最后准备阶段。此次测试特别模拟了助推器返回着陆的动力序列,为后续回收任务奠定基础。据悉,"新格伦"最早可能于11月9日执行...

探测到疑似第二代黑洞并合事件

2024年10月至11月,LIGO-Virgo-KAGRA国际合作组织探测到两起特殊引力波事件GW241011和GW241110。事件由黑洞并合产生,其黑洞成员表现出异常自旋特性,且可能属于"第二代黑洞",即由先前黑洞并合形成。该发现发表于最新一期《天体物理学快报》,为研究黑洞演化提供了关键线索。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

新型量子传感器突破极端压力探测极限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物理学家团队成功研制出基于结晶氮化硼的高性能量子传感器,可在高达地球大气压3万倍的极端环境下稳定工作,实现对应力与磁场的高灵敏度检测。该传感器通过中子辐射在氮化硼薄膜中制造硼空位,形成对磁场、温度和应变高度敏感的电子自旋体系。研究发表于9月《自然・通讯》,显示其能精...

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交付使用

2025年10月,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完成在轨测试,具备长期使用条件。该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近日正式具备交付用户使用的条件,可实现对全球海洋表层盐度的高精度监测。此举标志着我国海洋遥感观测能力进一步提升,将为气候研究、海洋环境监测和气象预报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

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完成在轨测试

2025年10月22日,北京讯--近日,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工程在轨测试总结评审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顺利完成在轨测试,正式交付用户使用。该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于2024年11月14日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是我国首颗用于获取海洋盐度信息的遥感卫星。作为国家民用空间...

中智科仪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加速光电探测技术产业化

近日,新型光电探测技术研发商中智科仪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京国管旗下顺禧基金领投,汇川技术、怀柔科学城、深担创投及中信建投资本共同跟投,天使轮投资方中科创星继续追加投资。中智科仪专注于时间门控成像和单光子探测技术,致力于突破人类视觉感知极限。其核心技术包括皮秒级...

中国天眼FAST探测成果显著,脉冲星发现量突破1152颗

国家天文台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的脉冲星数量已突破1152颗,远超同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总和。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于2016年建成,2020年正式投用,其反射面相当于30个足球场,灵敏度达世界第二大望远镜的2.5倍以上。该设备开创了巨型望远镜建造新模式,为...

我国实现全球首款四通道单光子探测器量产

2025年10月11日,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宣布,我国已实现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的量产。该设备在探测效率、暗噪声水平和集成度等关键指标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此次量产标志着我国在单光子探测技术领域进入领跑阶段,可广泛应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雷达、生物荧光成像、深空...

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量产

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宣布,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成功研制并投入量产。该设备在探测效率、暗噪声水平和集成度等关键指标上刷新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单光子探测技术迈入国际领先行列。这款探测器能精准捕捉单个光子,为量子通信、生物荧光成像及深空激光测距等领域提供自主可控...

天文学家探测到最遥远奇异射电环,宇宙谜团再添新篇

孟买大学天文学家近日探测到有记录以来最遥远、能量最强大的"奇异射电环"(ORC),这一发现令这类罕见宇宙现象的成因更加扑朔迷离。ORC是直径可达银河系10至20倍的巨型环状射电结构,仅在射电波段可见,由相对论性磁化等离子体构成。此次发现的ORC被命名为RAD J131346.9+500320,其红移约为0.94,形成于宇宙...

五星红旗闪耀深空!天问二号探测器传回与地球同框影像

国家航天局今日公布了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飞行期间拍摄的珍贵影像: 五星红旗与地球同框,红色旗帜、白色返回舱与蓝色星球交相辉映,构成壮美太空画卷。据悉,这幅影像由安装在探测器机械臂的监视相机拍摄。天问二号任务计划通过单次发射实现对小行星2016HO3的探测取样返回,并继续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

美国发射三枚探测器研究太阳风

2025年9月24日,美国航天局与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联合发射三枚探测器,研究太阳风与空间天气。此次发射包括IMAP、卡拉瑟斯地冕天文台和SWFO-L1卫星,预计2026年1月抵达日地L1点。探测器将分别开展太阳风监测、空间环境成像和空间天气观测,旨在提升对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理解与预警能力。免责声明: 本文...

NASA即将发射IMAP探测器 深入探索日球层边界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于周三发射"星际测绘与加速探测器"(IMAP),旨在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研究日球层边界。日球层由太阳风形成,如同保护罩般屏蔽宇宙射线,对维持地球生命环境至关重要。IMAP将通过捕捉高能中性原子,构建日球层三维图像,并实时监测太阳风与星际介质的相互作用。该探测器还将与卡鲁瑟...

科学家首次探测到极轻暗物质粒子

2025年9月15日,国际研究团队在QROCODILE实验中首次成功探测到极轻暗物质粒子。该研究由瑞士苏黎世大学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主导,实验灵敏度达到当前最高水平,为暗物质研究提供全新路径。相关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此次突破有助于揭示宇宙中未知物质构成,推动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发展。免责声明: ...

巍特环境北交所IPO将于9月12日上会,由方正证券承销保荐。公司专注于排水管网探测、检测评估、零开挖修复及智慧运营服务,是一家以先进工艺与高科技手段为核心的环境科技企业。

招股书显示,近三年巍特环境营收与净利润稳步增长,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5323.81万元。此次IPO拟募资1.69亿元,用于区域运营中心、研发中心及补充流动资金,较2023年申报稿募资规模缩减44%。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曾于2022年上会被否,此次更换保荐机构后再度冲刺北交所。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

巍特环境北交所IPO将于9月12日上会,方正证券担任保荐机构。该公司专注于排水管网探测、检测评估、零开挖修复及智慧运营服务,是一家以先进工艺和高科技手段为核心的专业服务型企业。

财务数据显示,巍特环境近年业绩稳步增长,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3.03亿元、2.93亿元和3.29亿元,归母净利润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76亿元,同比增长14.83%,净利润3051.7万元,增长18.47%。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鸿鹏与王亚新,两人合计持股74.6088%,并分别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对公司经营决策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