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科技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发锂离子电池新监测技术 提升安全性与寿命

[太平洋科技快讯]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潘挺睿教授、常煜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大谈鹏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唐永炳教授、张帆研究员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名为“一体式离电传感技术”的锂离子电池原位膨胀力监测技术。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国家...

中国科大团队开发锂离子电池原位膨胀力监测新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在锂离子电池安全监测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潘挺睿教授、常煜研究员团队与谈鹏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唐永炳教授团队,成功开发出长效稳定的锂离子电池原位膨胀力监测技术,相关成果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该研究创新性地采用一体式离电传感技术,直接利...

我国研发锂离子电池健康监测新技术

5月8日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科院团队联合开发出长效稳定的锂离子电池原位膨胀力监测技术。该技术利用电池自身材料构建传感界面,实现高精度压力监测,可捕捉锂枝晶不可逆沉积现象。这一成果解决了传统传感器在腐蚀性环境中的稳定性问题,为智能电池设计提供新路径,尤其适用于车载电池管理系统。研究...

全球首款本征安全储能锂离子电池在成都投产

3月29日,在成都举办的第八届清华-四川科技成果对接会上,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绿色储能研究所所长陈永翀展示了全球首款本征安全的半开放储能锂离子电池。这款电池采用"固液分离"技术,将未注液电芯与组柜系统分离,确保生产、运输及应用全程安全。通过多孔超厚电极结构和外部安全系统联动,有效解决...

工信部:1-4 月,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保持增长态势

2024 年 1-4 月,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 17.5%,其中储能型锂电池产量超 48GWh,新能源汽车用动力型锂电池装车量约 120.4GWh。受材料价格下调影响,锂电池产品价格下降,出口总额同比下降 15%。

Celgard宣布重大投资,北卡工厂将成为锂离子电池供应链关键环节

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的Celgard工厂将进行重大扩建,以满足电动汽车市场对锂离子电池隔膜的需求。该工厂将投资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线,并扩大基础设施,以满足供应链和国内客户需求。Celgard生产的隔膜可用于电动汽车和其他应用领域。夏洛特工厂预计于2026年投产运营,并新增约100个清洁能源领域的工作岗...

ACE Green Recycling与NREL携手解决废弃锂离子电池回收难题

ACE Green Recycling与美国能源部下设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签署合作研发协议,旨在开发和优化环保低成本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该技术可回收石墨、磷酸铁锂(LFP)和其他正极活性材料。NREL将协助ACE评估工艺在回收LFP电池并将石墨升级为电池级材料等方面的商业化能力。该此举有助于建立可持续的...

柯锐世加强低压和锂离子项目,收购Paragon电力业务

柯锐世(Clarios)是制造和回收先进低压网络和电池的全球领导者,该公司将收购Paragon GmbH & Co. KGaA的电力业务,为汽车行业生产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Clarios是VARTA Automotive的母公司,VARTA Automotive是欧洲领先的运输电池品牌。Paragon的工程团队在全球OE客户项目中的专业知识和领导能力补充...

无溶剂工艺改善锂离子电池制造

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WPI)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无溶剂工艺来制造锂离子电池电极,这种电极比目前市场上的电极更环保、更便宜、充电更快,这一进步可改善电动汽车电池的制造。研究成果发表在《焦耳》杂志上。研究团队开发的干印制造工艺,避免了使用浆料和传统生产方法制造电极时所需的有毒溶剂,同时缩短了...

2023年1-3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同比增长79.9%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消息,2023年1-3月我国锂离子电池累积出口额为159.69亿美元,2022年同期为88.77亿美元,同比增长79.9%;2023年1-3月锂离子电池累积出口数量为8.37亿个,2022年同期为9.03亿个,同比减少7.3%。

工信部: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产值突破1.2万亿元

据央视新闻,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发布消息,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超130%,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产量持续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750吉瓦小时,同比增长超过130%,其中储能型锂电产量突破100吉瓦小时。

国家能源局:2022年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占比达94.2%,仍处绝对主导地位

国家能源局消息,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4.5%、压缩空气储能2.0%、液流电池储能1.6%、铅酸(炭)电池储能1.7%、其他技术路线0.2%。从2022年新增装机技术占比来看,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占比达94.2%,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新增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占比分别达3.4%、2....

国轩高科:子公司拟对外投建动力锂离子电池 Pack 基地

国轩高科: 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国轩和NuovoPlusCompanyLimited签署了《合资协议》。为充分发挥双方的核心优势,实现产业上下游联动发展,共同探索东南亚新能源市场,双方拟在泰国共同出资设立一家合资公司NVGotionCo.,Ltd.,建设动力锂离子电池Pack基地。

贝特瑞:终止投建生产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项目事项

贝特瑞公告,此前公司公告,下属子公司贝特瑞纳米拟与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项目进区协议》,拟在襄阳高新区内投资建设生产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项目的事项。由于上述《项目进区协议》约定的项目地点位于襄阳高新区汽车工业园原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征用地块,该项目用地...

中科院院士:现有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已接近理论极限

近年来,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与之匹配的动力电池技术也在不断获得新突破,电池的能量密度相较于几年前已经有了不小的提升。不过近日,有中科院院士为我国电池企业敲响了警钟,其表示,现有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接近理论极限。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孙世刚在11月9日举办的中国(遂宁)国际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