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财经报道,在宗馥莉的“铁腕”策略下,娃哈哈正在陆续砍掉年销低于300万元的经销商,有时候是突然“一刀切”,甚至还有经销商反馈娃哈哈方面还有未结清的款项。有些经销商结束了与娃哈哈的合作,而有些则被并入大型经销商,于是又引发了经销商之间的款项结算问题。
对此,娃哈哈官方并未有明确说法。第一财经通过对诸多经销商的采访了解到,由“大经销商”接管一些“小经销商”是此次“大洗牌”的背后模式之一,此举可能是治理一些区域经销商之间或涉及的串货、多角债务等问题,由数量相对少且具有实力的“大经销商”来统一运作。
“这种淘汰策略是经销商变革,很多快消行业内的经销商是分区域的,其中或涉及各种利益牵扯、串货、私联等,甚至还有三角债。把规模相对小的经销商淘汰,然后并入大规模经销商内,就直接把债务和货物问题都统一交给大规模经销商来处理了。但这样的变革也会有风险,如果大经销商还是比较规范的,那么问题不大,如果这个大经销商也有自身问题,那么娃哈哈对于大经销商的控制难度会更大。”有经销商对第一财经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