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探测器到火星一年了,都在“忙”些什么?
2020年2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后,天问一号于去年2月抵达火星轨道。在一系列周密安排下,这颗探测器于去年5月在火星着陆。很多人好奇,在这一年时间里,天问一号都在"忙"些什么?天问一号2月10日消息,据中国新闻网报道,针对上述疑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天问一号...
2020年2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后,天问一号于去年2月抵达火星轨道。在一系列周密安排下,这颗探测器于去年5月在火星着陆。很多人好奇,在这一年时间里,天问一号都在"忙"些什么?天问一号2月10日消息,据中国新闻网报道,针对上述疑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天问一号...
NASA在一份声明中说道: "金星被厚厚的云层所笼罩,其表面通常被遮挡住。但在最近两次飞越这颗行星时,帕克利用其广域成像仪即Wispr,以可见光谱的波长--即人眼能看到的光的类型--对整个夜面进行成像并延伸到近红外线。"炽热的岩石金星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对象,特别是在2020年一项诱人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气体...
NASA 喷气推进实验室 (JPL)在周一的一条推文中强调了这项新成就。该机构表示: "她实现了火星车单个sol日最长的行驶记录(之前的记录由机遇号保持了近17年),并超越了她自己的最长自动导航行驶记录。"火星上的一个"sol"大约是24小时40分钟。"毅力号"是一个公路旅行的"野兽",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先...
梳理NASA火星探测器的图像并在岩石中寻找有趣的形状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消遣,要记住那些鱼、脸和后脑勺只是风景中很酷的一块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有时,岩石目击事件会被泄露给更多的媒体,就像最近在NASA“毅力号”探测器拍摄的图像中看到的一个“外星人”的新闻。Scott Waring经营着...
为 GEO600 探测器开发的新技术,亦被推广到全球其它此类系统。虽未开展直接检测,但这种独特的搜索,还是建立新方法的第一步。通过排除某些与暗物质有关的理论,研究人员得以改进未来的宇宙成分观测。据悉,暗物质被认为占宇宙所有物质的 85% 左右,但迄今从未被观察到。作为现代物理学中最大的未解之谜,一...
说到日产汽车,国人可能最先想到的一个标签是"轩逸",这台热销轿车是日产在中国市场制胜的法宝。实际上,日产汽车不止擅长于亲民车型的打造,其背后的技术实力还是比较强的。据智车派了解,日产汽车近日宣布正在研发月球探测车原型车,这是要上天的节奏?根据官方消息,日产汽车正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美国宇航局的Lucy探测器于10月20日成功过渡到巡航模式,仪器指向平台在本周早些时候被临时推迟后被部署。目前航天器仍然稳定,动力充足,所有其他子系统都在工作,只有一个太阳能电池阵列除外。Lucy团队正在努力了解该电池阵列的当前状态,然后尝试完成部署。
10月22日,据中国探月工程公众号消息,"天问一号"环绕器和"祝融号"火星车安全度过首次日凌,恢复科学探测工作。2021年9月下旬开始,地球、火星运行到太阳的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这种现象称作日凌。在此期间,火星探测器与地球的通信受到太阳电磁辐射干扰,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据了解,日凌期间,"天...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天问一号"环绕器和"祝融号"火星车安全度过首次日凌,恢复科学探测工作。2021年9月下旬开始,地球、火星运行到太阳的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这种现象称作日凌。在此期间,火星探测器与地球的通信受到太阳电磁辐射干扰,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
"如果能够尽快立项,我国的太阳立体探测系统真正建成可能要到2035年。"在几天前的香山科学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五号探测器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孟飞带领团队提出一个大胆设想--立体探测太阳!
结合理论预测、模拟和地震断层扫描,由材料物理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组成的多学科团队正尝试发现地球地幔中的自旋转换。地球内部依然充满很多谜团,尤其是在 660 公里以下的深度。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该星将实现国际首次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探测,填补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数据的空白,提高我国在太阳物理领域研究能力,对我国空间科学探测及卫星技术发展...
据国外媒体报道,NASA的小行星探测飞船“露西号”(Lucy)计划于本周发射升空,将进行为期12年的太阳系旅行,并造访8颗小行星。这次任务将为科学家们了解宇宙早期历史提供更多数据,而“露西”号是第一艘造访太阳系外围小行星的航天器,也将是第一艘从外太阳系飞掠地球的航天器。NASA表...
9月下旬开始,地球、火星逐渐运行至太阳的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上,太阳电磁辐射干扰逐渐增强,器地通信受到干扰,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这种现象称作"日凌"。日凌期间探测器与地面"失联"是预期的正常状态,"失联"不是"失踪"。
人类发射卫星探测月球、火星,这都很常见。但想要近距离探测太阳可就棘手一些了。我国计划今年发射首颗太阳探测卫星9月28日消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首次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亮相。据悉,我国太阳双超卫星的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Hα成像光谱仪,通...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9月7日11时0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遥四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光谱观测卫星(高分五号02星)。高分五号02星将全面提升我国大气、水体、陆地的高光谱观测能力,满足我国在环境综合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为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生态环境监测以及环境监管等环境...
据CNMO了解,此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祝融号"正式登陆火星表面,让我国在建党百年之际成为有能力展开火星相关探索的国家之一,从此火星表面有了中国的印迹。8月30日,祝融号驶上火星表面满100天之际,中国成为世界首个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的国家,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中国首次...
8月30日消息,据国家航天局官网消息,今天,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祝融号"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满100天。在此之际,国家航天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今日举办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金银纪念币发行仪式,以纪念我国成功迈出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的印迹,成为世界首个一次任务实...
“祝融号”火星探测日历人民日报客户端制作制作那是一个棕红色的奇异世界: 近处,棕红色沙土上,两排浅浅的行驶痕迹延伸而去;远方,低矮的、棕红色的丘陵勾勒出起伏的天际线;上方,棕红色的天空显得苍茫、迷蒙。这是距离地球约4亿公里外火星乌托邦平原上的一张实景图,是地球使者“祝融号&...
据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近日报道,水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水星着陆器"(Mercury Lander)任务计划于2035年发射,10年后到达目的地,对水星的内部结构、磁场及大气层展开调查。"水星着陆器"计划目前处于概念研究阶段,属于总投资额12亿美元的"新前沿"任务,该任务将于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