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科技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浩云长盛: 深耕IDC 探索无限可能

“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作为其重要载体的数据中心(简称IDC)也步入了发展快车道。作为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典型代表,独角兽企业具有爆发式成长、颠覆式创新等重要特征。那么,作为独角兽企业,浩云长盛如何体现其“独角兽”属性,在IDC行业独树一帜,突出重围?

重点布局一线城市

我国的数据中心需求呈现地理分布不均衡的特点,特别在一线城市,数据中心的需求最为旺盛。浩云长盛恰恰是把重心放在一线城市核心位置开发数据中心,目前该项目储备已经超过22万个机柜,且大多为高度稀缺的一线城市资源。“对浩云来讲,在数据中心的布局上主要立足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而且我们数据中心的规模比较大,集群式数据中心可满足客户的扩容需求。特别是在上海和广州,在单个数据中心的体量上我们是有优势的。”浩云长盛高级副总裁王海峰表示。

“我们从成立之初就有长远的布局与战略规划。”集团总裁刘里奥说,布局一线城市正是浩云长盛的战略规划之一。“浩云的优势体现在项目获取、建成交付、后续运维的能力上。”刘里奥说出了其核心竞争力,“我们在设计、建设、交付、运维上都有自己的团队,同时拥有独立的设计院,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建立了核心资源,可以获得顶级客户。”

凭借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以及在IDC领域积累的丰富战略资源,浩云长盛为云计算、互联网、金融、政府等客户提供高品质的IT基础设施和网络通信服务,已为国内众多头部互联网政企及大型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并成为少数为头部云计算公司提供中大型定制云计算基地的专业服务商。

“我国的人均数据用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3%,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化仍有巨大提升空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行业的蓬勃发展,数据量将不断增加,数据中心将成为数据信息化的重要受益行业。”刘里奥表示。

与“东数西算”不谋而合

随着今年年初“东数西算”工程启动,八大节点地区核心城市也必将成为众多IDC服务商重点“抢占”的市场,而凭借独到发展眼光的浩云长盛在八大节点正式启动前,已在宁夏中卫及成都这两个节点覆盖城市布局了数据中心。

其中,宁夏一号云计算基地,位于宁夏中卫市,该数据中心由浩云长盛与中国移动合作建设,可实现服务器、机柜、微模块、基础设施的全方位监控,让数据中心自动化运营,更安全也更为节能。该项目从组织施工进场至首批交付仅用时86天,可为其客户提供更稳定、更绿色、更智能的IDC服务。

宁夏一号云计算基地

此外,成都一号云计算基地项目采用模块化设计,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发电,采用可再生能源,做到7×24小时的无碳能源,并被评为“碳中和数据中心创新者”(4A)级,荣获2019年中国移动IDC等级评定钻石五星级认证及标杆示范项目奖。

成都一号云计算基地

在国家“双碳”目标部署下,数据中心实现低碳化、绿色化,成为IDC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王海峰介绍说,为了降低能耗,浩云长盛集团参照绿色节能标准建设数据中心,打造了一批绿色节能、高可用的大型A级云计算基地。“数据中心正在主动采购可再生能源,如风电、水电等,同时结合区位特点,选择在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建设数据中心,如集团的成都一号云计算基地就是充分利用当地水电资源,全年约50%的消耗电力为可再生能源,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环保节能。”

提早在中卫、成都等八大节点重点城市布局资源,独到的资源布局成为浩云长盛发展迅速的关键点之一。“其实在没有提出‘东数西算’的时候浩云已开始布局。从某种意义上说,‘东数西算’在一定层面验证了我们的想法和初衷,说明了我们在战略部署上的正确性。”王海峰表示。

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

“我们是少数几家获得大型和专业投资机构投资的IDC企业。在我看来,一方面是看到了我们的发展潜力。浩云长盛独特的运营模式和高效的行动力赢得了行业客户的认可和投资人的信任。另一方面,IDC行业虽然属于偏传统、偏基础性的行业,而我们的整个团队相对年轻,具有很强的动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投资人看重我们的一个因素。”聊起自己的团队,刘里奥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王海峰也表示:“我们的核心高管团队以80后为主,在IDC行业,我们的团队是年轻化的,相对更适合未来的场景和趋势。特别是对一些重要决策,年轻团队响应速度更快,动态调整能力更强。”浩云长盛的竞争优势,其实不只是战略眼光和投资人背景,更重要的是浩云长盛的运维和服务能力。“我们建设并运维的数据中心,从外部的建筑材料到数据中心的机电设备,都付出了非常大的心力。对浩云长盛而言,我们都是从本心出发,了解客户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和实现客户的多方位需求。”王海峰说。

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众多资本涌入IDC市场,为市场带来更多的活力。随着支持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对数据中心准入门槛的提高,IDC市场将步入资源整合的新时代。

“从建设到设计再到运维,我们是可持续性数据生态系统的实现者,正是因为这些可持续的战略考量,有了投资人、合作伙伴、运营商们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我们更不会辜负这份信任,为数据时代构建更稳定、更绿色、更智能、更高效的数据生态系统而努力。”刘里奥坚定地表示。

对于数据中心而言,全生命周期的运营与服务尤为重要。创新致远,实现可能。作为“独角兽企业”,浩云长盛将不断前进探索,以新技术拓展新赛道,实现更多可能。

最新相关

苹果推送watchOS 26.1 RC更新,距上次仅隔8天

苹果今日向Apple Watch用户推送了watchOS 26.1 RC版本(内部版本号: 23S36),标志着该系统接近正式发布。此次更新距离上一Beta/RC版本间隔8天,反映出开发节奏趋于稳定。根据发布历史,watchOS 26...

苹果发布iOS/iPadOS 26.1 RC版本更新

苹果公司今日向iPhone和iPad用户推送了iOS/iPadOS 26.1 RC更新(内部版本号23B82),距离上次测试版发布仅隔8天。用户可通过两种方式参与系统升级: 公开测试版需注册Apple Beta版软件计划后,在设...

苹果推送iOS/iPadOS 18.7.2 RC版更新

苹果今日向iPhone和iPad用户推送了iOS/iPadOS 18.7.2 RC(Release Candidate)版本更新,内部版本号为22H123。此次更新距离上一个测试版本发布已间隔49天。用户可通过两种方式升级测试版系统: 参...

黄仁勋驳斥AI泡沫: 新芯片将创5000亿收入

2025年10月29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华盛顿GTC大会上驳斥AI泡沫论。他表示,公司最新Blackwell芯片及Rubin模型将在未来五个季度创造5000亿美元收入。大会展示了与优步、Palantir和CrowdStrike等...

微软Azure将推NVIDIA Blackwell GPU服务

2025年10月29日,微软宣布将率先在Azure云平台推出搭载NVIDIA RTX Pro 6000 Blackwell服务器版GPU的计算服务。该服务旨在提升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能力,面向企业客户开放。此举标志着微软与NVI...

英伟达发布新模型助力自动化工厂

2025年10月29日,英伟达发布一款新型AI模型,旨在加速自动化工厂的发展。该模型在当日正式推出,适用于全球制造业场景。英伟达通过整合其GPU计算能力与深度学习技术,为工业自动化提供高效解决方...

医疗供应商Medline申请美国IPO

2025年10月29日,医疗供应商Medline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该公司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或纳斯达克上市,拟募集资金约10亿美元。Medline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是北美...

特斯拉拟内部选拔CEO接替马斯克

2025年10月29日,据报道称,若马斯克因薪酬议案表决结果离职,特斯拉将考虑从公司内部遴选首席执行官接任人选。此次评估系针对马斯克可能卸任的应急计划,反映出公司在治理结构上的潜在调整。目前...

英伟达联手CrowdStrike推AI安全代理

2025年10月29日,英伟达宣布与网络安全公司CrowdStrike合作开发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安全代理。此次合作旨在利用双方在AI和网络防御领域的技术优势,打造新型智能安全解决方案。该代理将集成英伟...

OpenAI称AI基建总投资将达1.4万亿美元

2025年10月29日,OpenAI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透露,公司已承诺投资约1.4万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总规模超过30吉瓦。此举旨在实现每周产出1吉瓦算力的工厂目标,并大幅降低AI算力成本。根据规划...

英伟达携手多家企业推进L4级自动驾驶

2025年10月29日,英伟达宣布与斯泰兰蒂斯、Lucid Group及梅赛德斯-奔驰合作,基于DRIVE AGX Hyperion 10平台开发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同时,英伟达将与Uber利用COSMOS世界基础模型平台联合打造数...

英伟达CEO将公布与三星、现代AI交易

2025年10月29日,英伟达首席执行官计划宣布与韩国科技巨头三星电子及现代汽车集团的人工智能合作项目。此次合作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半导体、智能出行及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应用。消息透露,交易...

联合健康预警2026年医疗补助利润下滑

2025年10月29日,联合健康集团高管发出预警,若当前成本趋势持续且支付费率不变,2026年其医疗补助计划的利润率将面临下降。该预测基于对医疗成本上升与 reimbursement rates 滞后之间的差距评估...

格芯拟投11亿欧元扩产德国芯片厂

2025年10月29日,格罗方德半导体(格芯)宣布计划投资11亿欧元,在德国扩大芯片制造产能。此次扩产主要面向现有工厂,旨在提升先进晶圆生产能力。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可增加约100万片晶圆产能,以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