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有着“中国马铃薯之都”美誉的乌兰察布,位于阴山山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是土豆的黄金种植带,产量占到内蒙古自治区的将近一半。
火山脚下丰收忙土豆分拣有门道
在杨贵村的一个土豆种植基地,记者发现,这里土豆的皮是红色的,名字叫“后旗红”。察右后旗境内有乌兰哈达火山,这些土豆就是长在火山脚下,这些土豆可以说是“喝”着火山岩浆矿泉水,享受着北纬41度的充足日照长大的。
现在土豆进入了收获期,这里的土是沙壤土,摸起来非常干燥,透水透气利于土豆长个儿,早在半个月前,地里就停止浇水了,这样可以加速土豆皮的老化、减少损耗。接着就是上设备,首先出场的是杀秧机,就是把土豆苗割掉,这样可以让水分蒸发。然后就轮到大型机械翻土机登场了,负责把土豆从地里面翻出来,“后旗红”土豆皮薄、容易剐坏,特别娇贵,所以都是由人工进行分拣装袋。
这片地里收土豆是靠团结协作拼手速,而一路之隔的另一片农田里,是另一番收获景象。联合收割机正在作业,从翻土到抖土再到装袋一气呵成,它每小时可以完成5亩地的作业。在现场,等候运输土豆的货车排起了长队。
现在,规模化的恒温贮藏,让土豆实现了错峰销售,同时电商拓宽了销路,让土豆身价倍增。这边有电商主播直接来田间地头带货,都是现场包装,每个土豆都穿上了防撞衣。
目前,内蒙古马铃薯的产业链达130亿元,“小土豆”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豆豆。
新农人回乡创业卖土豆新理念带动乡邻增收致富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栏目视频
察右后旗是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的核心区域。中秋后的第一天,察右后旗朝阳村马铃薯地里,一大早收割机就开始工作。红色的马铃薯就是当地的特色品种——“后旗红”。工人们正以两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分拣,一头是麻袋装的,一头是纸盒装的。这块地的种植户郭润和女儿郭晨慧一早就来到地里,查看马铃薯的分拣情况。
郭润和收购商谈好价格,麻袋装的马铃薯就以8毛/斤的批发价卖出大概200、300吨。而郭晨慧则带着精挑细选的马铃薯回到她的店面打包寄送,这样一箱大个的精选土豆在电商平台售价80元。两种销售模式,源于父女俩不同的营销理念。2015年,在北京生活了多年的郭晨慧返乡创业,瞄准了家乡的特色品种“后旗红”。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创业青年郭晨慧:我父母一直在种植这种绿色生态的土豆,并没有卖出它的价值,都是以批发的形式走出去,其实更多的价格是其他的商贩或者中间商赚了。我们做得更精细,同时里边还有赠品,火山石的卡片、土豆的佐料。在产品的选品和种植上,都投入了很多的心血。
个头大、口感绵、绿色无污染的“后旗红”土豆,经过郭晨慧的精心种植、选品和营销设计,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其中精品款土豆甚至能卖上10元一斤的价格。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创业青年郭晨慧:我们会以土豆为主,围绕它做出一些比如说文创、便捷的美食,把土豆这个产业通过另一种方式与文旅、乡村振兴结合。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刘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