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新跨越!长征五号B火箭运抵发射场
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展神速,捷报频传!据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官方消息, 执行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已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于2022年5月29日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之后,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将与先期运抵的问天实验舱一起,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目前,发射场区各参试系统正在按计划开展任务准备。就在同一天,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目...
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展神速,捷报频传!据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官方消息, 执行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已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于2022年5月29日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之后,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将与先期运抵的问天实验舱一起,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目前,发射场区各参试系统正在按计划开展任务准备。就在同一天,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目...
卡塔尔旅游局与华为合作,宣布正式上线鸿蒙元服务-Visit Qatar,已上架HarmonyOS NEXT应用市场,旨在为中国游客提供无缝、创新的旅行体验。这项服务的推出提供了免安装即可访问旅游相关服务的新方式,通过独立入口,为用户提供了更为智能化、个性化的即时访问与旅行相关的服务。实现了从游前到游中,再到游后的畅通无阻全程智慧化旅行服务,为中国游客出行卡塔尔带来了全新、高品质的旅游体验,可以更轻松地深入探索...
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安诺优达")日前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上市。安诺优达的实际控制人为夏佐全,控制公司54%股权,夏佐全为比亚迪联合创始人,是比亚迪持股前十的主要股东之一,目前仍持股2.84%;夏佐全还是优必选天使投资人及重要股东,近期从优必选套现1亿元。年营收5.18亿 亏损1.26亿安诺优达是一家聚焦于以分子诊断为基础的IVD医疗器械及多组学生命科学研究服务的公司。安诺优达致...
如今,一台身长不到50厘米、体重仅1.5千克的小型深海可变形机器人"小精灵"打破了这一"禁区",为深海探索带来新可能,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机器人》。该机器人由北航等单位历时6年研发。团队从蝙蝠鱼运动模式获取灵感,设计出能够游动、滑翔、爬行的多模态机器人。它能利用手性双稳态超材料结构实现0.75s内的游动-走动快速转换,适应不同的海底地形和任务需求。深海高压对小机器人影响巨大,柔性驱动器材料模量增...
免责声明: 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
8月26日,2024年(第六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新鲜出炉,49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他们将在未来5年获得由腾讯基金会资助的、可自由支配使用的300万元奖金。本届"科学探索奖"产生了7位女性获奖人,占比超14%为历年最高。​(科技快报网)
快科技2月25日消息,据报道,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建立端度基准装置,首次实现(0.1~1000)毫米一等量块的测量,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国端度测量水平跻身国际第一梯队。端度是指物体两个面之间的长度,而量块则是复现端度量值的一种实物量具,具有单一、简单和精度高的特点。大多数端度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的量值都需通过量块传递,因此端度计量一直处于几何量量值传递的源头地位,是几何量计量中最基础、...
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消息, 4月7日7时47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点火起飞,成功将高分三号03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颗卫星主要用于获取可靠、稳定的高分辨率SAR图像,为我国海洋开发、陆地环境资源监测和应急防灾减灾提供业务化应用数据支撑。发射入轨后将与在轨运行的高分三号、高分三号02星组网运行,形成海陆雷达卫星星座,实现1米分辨率、1天重访,将提升我国雷达卫星海陆...
美国宇航局(NASA)正计划进行修改后的Artemis I“湿式彩排”,主要集中在核心级的燃料箱,以及临时低温推进级(ICPS) 上的最小推进剂操作及地面系统上。由于修改后的测试所需的装载程序的变化,湿式彩排测试定于4月12日(星期二)恢复呼叫站,4月14日(星期四)进行入罐。湿式彩排是一个完善倒计时程序和验证关键模型和软件接口的机会。修改后的测试将使工程师能够实现对发射成功至关重要的测试目标。工程师...
4月13日消息, 据@新华社报道 ,我国科学家近日设计出一种相位量子态与时间戳量子态混合编码的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统, 成功实现100公里的量子直接通信。100公里,听起来并不算远,但这是目前世界最长的量子直接通信距离( 此前公开发表的成果中,量子直接通信的最长距离为18公里),有助于实现无中继条件下城际量子直接通信。该研究成果由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团队和陆建华教授团队共同攻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