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科技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仿生视网膜: KAUST研究团队开发出新型电容式柔性光感器

研究配图- 1:哺乳动物视网膜的视杆细胞

据悉,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的眼睛,都依赖于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来工作(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它们会吸收传入的光子,并向大脑发送电信号。

研究配图- 2:柔性电容式感光器(CPRs)示意图

在这项新研究中,KAUST研究人员就致力于在人造设备中模拟该过程,但需要用到一种光吸收效率极高关键材料,比如被新一代光伏面板寄予厚望的钙钛矿。

研究配图- 3:CPRs的响应,呈现出了与频率之间的非相关性。

钙钛矿纳米晶体被嵌入到了聚合物上,然后该层又被夹在两个电极之间——底部是铝、顶部是氧化铟锡。上部电极被蚀刻,以允许光线通过钙钛矿层,从而形成所需的感光器阵列。

研究配图- 4:CPR在不同强度LED照射下的瞬态响应(10kHz测量),呈现可调谐与可重复性。

在聚酰亚胺基板上制成传感器后,可让设备弯曲称所需的任何形状(此处选择了类似人类视网膜的形状)。而后为了处理光输入,感光器阵列又被连接到了一个CMOS传感器和具有百个输出神经元的神经网络。

研究配图- 5:CPR波长相关特性与可靠性

在4 x 4阵列的测试中,研究人员用各种颜色的LED灯来照射它。结果发现其具有与人眼非常相似的光学响应,对绿光尤为敏感。在另一项测试中,该系统甚至达成了72%的手写数字识别率。

研究配图- 6:CPR的工作机制与记忆效应研究

稳定性方面,这套人造视网膜传感器系统也相当出色。即使经过了129周,其对光的响应也没有任何变化。遗憾的是,尽管受生物学灵感启发,这种人造视网膜还是不太适合用于人体移植。

研究配图- 7:神经元接口与输出响应

尽管有其生物学灵感,但这种人造视网膜不太可能像其他一些人一样用于人体移植。好消息是,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相关技术至少可用于改善相机、或更加先进的机器人视觉系统。

(来自:Light | Science & Applications)

通讯作者Khaled Nabil Salama表示,其在该研究领域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高效的神经形态视觉传感器、以及为计算机视觉应用打造更高效的摄像头系统。

现有系统使用的光电探测器,需要借助外部电源才能运行。因而即使在待机状态下,也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另一方面,新型电容式柔性光感器不会在运行过程中有静态功率消耗。

关键词:科学探索仿生视网膜KAUST研究团队开发出新型电容式柔

最新相关

100公里!我国科学家创造量子直接通信最远纪录

4月13日消息, 据@新华社报道 ,我国科学家近日设计出一种相位量子态与时间戳量子态混合编码的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统, 成功实现100公里的量子直接通信。100公里,听起来并不算远,但这是目前世界最长...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7日)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时间: 2023-11-072023年11月7日  谣言: 兰州新区有学生失踪并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真相: 近日,网传“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某学校有学生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