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种病毒首次发现于哺乳动物中 21种病毒对人类有潜在风险
这一成果16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刊物《细胞》。据统计,70%以上的人类传染病病原来自动物。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南农教授粟硕介绍,以往未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的65种病毒,此次被鉴别了出来,例如: 海狸鼠轮状病毒、穿山甲瘟病毒等。图1: 野生动物中携带的与脊椎动物相关的病毒同时,该论文也列举出豪...
这一成果16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刊物《细胞》。据统计,70%以上的人类传染病病原来自动物。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南农教授粟硕介绍,以往未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的65种病毒,此次被鉴别了出来,例如: 海狸鼠轮状病毒、穿山甲瘟病毒等。图1: 野生动物中携带的与脊椎动物相关的病毒同时,该论文也列举出豪...
研究人员于2017年在国家地理学会资助的一次发掘中发现了这块化石。这种爬行动物生活在1.7亿年前,这使得它的保存状态更加引人注目。Dearc拥有良好的视力并且会以鱼为食。这块化石的牙齿上仍能显示出闪亮的珐琅质。来自爱丁堡大学的博士生Natalia Jagielska说道: "Dearc是一个奇妙的例子,它说明古生物...
资料图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转化数据分析研究所所长Tanya Berger-Wolf指出: "我们有数百万张由科学家、相机捕捉、无人机甚至是游客拍摄的濒危和受威胁动物的图像。这些图像包含了大量的数据,我们可以提取和分析这些数据以帮助保护动物和打击灭绝现象。"俄亥俄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电气和计算机工...
冬奥会正在火热进行中,除了观看各项体育赛事,许多运动选手也成为了互联网上的热门人物。其中,就包括日本著名花滑选手羽生结弦,他凭借冰上美丽的舞姿、一流的技术受到了一众观众的喜爱,许多中国朋友也表示喜欢上了这个冰场上霸气、笑容温暖纯净的大男孩。《集合啦!动物森友会》值得一提的是,羽生结弦...
1957年11月3日,苏联发射了人类航天史上第一颗载有动物的卫星(生物卫星),一只名叫"莱卡"的狗飞上太空。自那时起,苏联和俄罗斯共进行了12次这样的卫星发射。瑟乔夫称,啮齿动物在血液成分、组织结构、生理反应等方面与人类相似。迄今为止,人类掌握的关于对人体不利影响因素的数据很少,必须继续实施生物...
索尔克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对声音敏感的哺乳动物蛋白质,使他们能够用超声波激活大脑、心脏或其他细胞。该团队用这种方法激活了盘子里的人类细胞和活体小鼠体内的脑细胞,为非侵入式的深层脑刺激、起搏器和胰岛素泵铺平了道路。这些发现将于今天(2022年2月9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研究人员表示,超声...
而一旦肌肉蛋白被分解,肌肉萎缩也就在所难免。那冬眠动物是如何克服这个障碍的呢?Science 上最新刊登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其中的奥妙。锁定氮元素流失在肌肉蛋白被分解这个问题上,最核心的损失是氮元素的流失。用蛋白质提供能量的同时会有副产物铵离子生成,而铵离子会进一步转化为尿素。由于高浓度的尿素...
这项研究于 1 月 27 日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项目的共同作者、来自华盛顿大学麦迪逊分校兽医学院的名誉教授 Hannah Carey 表示: "任何动物不运动的时间越长,骨骼和肌肉就会开始萎缩,失去质量和功能。如果没有任何饮食中的蛋白质进入,冬眠者需要另一种方式来获得他们的肌肉所需"。在所有动物(包括...
秦兵马俑身上有很多奥秘。近日,研究人员在秦兵马俑上发现了一种多用途的复合材料,这种材料被广泛用于兵马俑制作中的填补、粘接,抹平等工艺中。相关报道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曾在陶俑的头冠部、胳膊处,包括陶马腹部、腿部的断裂处等很多部位,都发现过这种材料。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他们发现这种多用途的...
来源: 快科技近日,四川巴中市通江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李斌介绍,2020年,由乡镇、村社及农户对通江县野猪种群数量进行了一次初步调查,全县约有野猪2万余头。报道中提到,2021年,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将通江县确定为野猪危害防控试点县区之一后,通江县及时出台了《通江县野猪危害防控试点工作方...
鸣禽拥有良好的节奏感,但在非人类的哺乳动物中这是一个罕见的特征。由都灵大学的高级研究员Marco Gamba和MPI的Andrea Ravignani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着手寻找灵长类动物的音乐能力。Ravignani说: "人们对了解人类的音乐性如何演变有着长期的兴趣,但音乐性并不限于人类。在其他物种中寻找音乐特征使...
根据一项新研究,当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并消灭了非鸟恐龙和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命时,灵长类和有袋动物的早期祖先是唯一幸存的树栖哺乳动物之一。
近日发表于《细胞报告》(Cell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食肉动物缺乏检测与应对病原体感染所需的关键基因。以大量养殖的貂为例,其很可能发展成隐藏的"疾病库"-- 病原体可能传播到许多动物并发生变异,进而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领导一项新研究表明,一种直到大约1万到1.2万年前还生活在南美洲的树懒Mylodon,并不像它所有活着的"远亲"那样是严格的素食者。
据外媒报道,德克萨斯生物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开发的新的 "报告病毒"使得在实验室中观察SARS-CoV-2及其变体变得更加容易,并且能够更快地筛选潜在的抗病毒药物、疫苗和中和抗体。
五菱汽车在五菱宏光MINIEV上获得了非常不错的市场表现,也因此让五菱认识到,Z世代年轻人是未来汽车消费的主力军。为了趁热打铁,五菱汽车前段时间宣布,将会在天津车展上正式推出新车――五菱NanoEV。五菱NanoEV迪士尼限定款9月26日,五菱汽车官微发文称,为了让世界充满更多梦幻,旗下首款两座新能源车五...
据外媒报道,一只已经有189岁高龄的雄性塞舌尔巨龟被认为是目前年龄最老的陆生动物,为了防止他寂寞兽医特意给它安排了伴侣,却不料这只龟伴侣竟然也是雄性。据悉,这只塞舌尔巨龟名为乔纳森(Jonathan),它出生于1832年,今年已经189岁高龄。这也成功打破一只名为"Tu'i Malila "的辐射龟存活纪录,它在1777...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进行的研究发现,随着地球变得越来越热,许多温血动物正在"变形",比如进化出更大的喙、耳朵和腿,以使它们能够更好地调节体温。以往的研究显示,鸟类的喙和哺乳动物的耳朵等附属肢体可以帮助驱散身体多余的热量。而且在气候较暖和的地方,这些附属肢体往往会更大。迪...
近日一项研究发现,因全球变暖,一些恒温动物正在使自己的喙、腿和耳朵变得更大,以便更好散热。9月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研究院Sara Ryding于9月7日在杂志《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发表评论。Sara Ryding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动物发生形变,一些动物的身体发生变化,以此来调...
由于无法彻底治愈,艾滋病成了医学领域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人人惧怕的疾病之一。今日,据媒体报道,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获悉,一种新型的广谱中和抗体BiIA-SG有望成为有效预防和治愈艾滋病的药物。8月24日,这项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Cell Reports》上。据报道,实验发现,动物在HIV病毒暴露前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