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地小行星2024 YR4或于2032年撞击月球 欧洲航天局称地球安全无虞
欧洲航天局6月27日公布最新观测结果,近地小行星2024 YR4在2032年12月撞击月球的概率约为4%,但不会对地球构成直接威胁。这颗直径约80米的小行星于2024年底被发现,早期数据曾引发对地撞击担忧,但今年2月已明确排除相关风险,目前撞击地球的概率几乎为零。若撞击月球,可能在月表形成直径1公里的陨坑,并导...
欧洲航天局6月27日公布最新观测结果,近地小行星2024 YR4在2032年12月撞击月球的概率约为4%,但不会对地球构成直接威胁。这颗直径约80米的小行星于2024年底被发现,早期数据曾引发对地撞击担忧,但今年2月已明确排除相关风险,目前撞击地球的概率几乎为零。若撞击月球,可能在月表形成直径1公里的陨坑,并导...
今年初,小行星2024 YR4因预测可能在2032年撞击地球而备受关注。然而,随着观测数据的更新,其撞击概率已降至接近零。尽管如此,这颗直径约60米、相当于15层楼高的小行星仍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借助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研究团队首次详细分析了2024 YR4的热特性和表面结构。结果显示,其快速旋转...
美国宇航局的"露西"号探测器计划于2025年4月20日飞掠Donaldjohanson小行星。这颗直径约4公里的小行星属于小行星带内层的碳质埃里斯唐尼亚型,由天文学家Schelte Bus于1981年在澳大利亚赛丁泉天文台发现。科学家推测,Donaldjohanson形成于约1.5亿年前的一次大型天体碰撞事件,其独特的纺锤形结构和缓慢...
欧洲航天局(ESA)的"赫拉"号探测器近日在其行星防御任务中完成了关键一步--火星飞越。通过利用火星引力,探测器轨道得以优化,不仅将旅程缩短数月,还大幅节省燃料。飞越期间,"赫拉"号距离火星表面最近仅约5000公里,并对火星卫星进行了成像。"赫拉"号的目标是近地双小行星系统迪迪莫斯,预计2026年12月抵...
世界首个旨在造访小行星的私人探测器奥丁号(Odin)在发射后不久便与地球失去了联系,任务团队正面临严峻挑战。奥丁号于2月26日搭载SpaceX火箭升空,计划为AstroForge公司飞越小行星2022 OB5,为未来的小行星采矿任务奠定基础。然而,发射后仅数小时,AstroForge便遭遇通信问题,最后一次与探测器取得联系是...
根据最新观测结果,欧洲航天局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数据显示,2024 YR4 小行星在2032年12月22日撞击地球的概率已从此前的约3.1%大幅下降至0.16%。这一更新基于满月期间的新一轮观测,此前因能见度受限,部分数据无法获取。该小行星最早于2024年12月27日由智利的ATLAS系统发现,大小...
近期,一颗名为2024 YR4的近地小行星因其潜在的撞击地球风险引发广泛关注。根据NASA近地天体研究中心的最新数据,该小行星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概率曾一度超过3%,但经过进一步分析,这一概率在周三被下调至约1.5%。这颗被称为"城市杀手"的小行星自去年12月首次被发现以来,其撞击概率一直在波动。当时,NASA...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些年,随着功能不同的各类卫星和航天器数量不断增多, 所产生的空间碎片为后续发射任务的轨道规划和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太空空间,我国将建设完善的小行星监测预警系统,确保太空中的航天器安全稳定有序运行。据报道,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 我国将着...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近地天体研究中心(CNEOS)报告称,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概率为2%。尽管这一概率较低,但科学家们仍在密切跟踪这颗小行星,以获取更多细节信息。未来,他们计划利用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对其进行观测。据估计,"2024 YR4"的直径在40米至90米之...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些年,随着功能不同的各类卫星和航天器数量不断增多, 所产生的空间碎片为后续发射任务的轨道规划和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太空空间,我国将建设完善的小行星监测预警系统,确保太空中的航天器安全稳定有序运行。据报道,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 我国将着...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些年,随着功能不同的各类卫星和航天器数量不断增多, 所产生的空间碎片为后续发射任务的轨道规划和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太空空间,我国将建设完善的小行星监测预警系统,确保太空中的航天器安全稳定有序运行。据报道,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 我国将着...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些年,随着功能不同的各类卫星和航天器数量不断增多, 所产生的空间碎片为后续发射任务的轨道规划和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太空空间,我国将建设完善的小行星监测预警系统,确保太空中的航天器安全稳定有序运行。据报道,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 我国将着...
这个时间点意味着,赤道以北的许多动物刚刚从严酷的冬季走出来,会特别容易受到碰撞所释放的强烈热浪影响。南方的其他动物可能会好一些,因为当时是秋天,特别是如果它们蜷缩在洞穴里的话。小行星的直接撞击引发了一场极端的全球热浪,这对许多暴露在外的动物来说是致命的。之后,气温被认为在核冬天(nucle...
大约6600万年前,所谓的Chicxulub陨石在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坠入地球,标志着恐龙的消亡和白垩纪的结束。这次大规模灭绝事件至今仍令科学家感到困惑,因为它是生命史上最具选择性的灭绝之一: 所有非鸟恐龙、翼龙、菊石类和大多数海洋爬行动物都消失了,而哺乳动物、鸟类、鳄鱼和海龟却幸存下来。来自...
据外媒报道,在2021年10月发射后,"露西号"探测器将进行为期12年的旅行,观察一颗主带小行星和七颗特洛伊小行星。这些小行星有数十亿年的历史,是行星形成的遗留物,是早期太阳系的古老时间胶囊。特洛伊小行星被困在其稳定的轨道上,形成两个"群",与木星共用轨道,这些小行星分别位于木星轨道前方...
美国宇航局的"Lucy"航天器现在被封装在阿特拉斯五号火箭上的保护罩中,等待着10月16日的23天发射窗口。这一由西南研究院领导的任务准备工作就绪,航天器发射后将开始为期12年的近40亿英里的旅程,访问创纪录的8颗小行星--一颗主带小行星和7颗木星特洛伊小行星。
据外媒报道,Daphne看起来像一滴眼泪,Ausonia像一个被压扁的果冻豆,Kleopatra的形状像一根狗骨头,这些只是欧洲南方天文台(ESO)位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所拍摄的42颗小行星中的其中三颗。这些小行星代表了我们太阳系中一些最大的小行星,而这些图像正在帮助天文学家了解这些迷人的太空岩石的起源。
据国外媒体报道,NASA的小行星探测飞船“露西号”(Lucy)计划于本周发射升空,将进行为期12年的太阳系旅行,并造访8颗小行星。这次任务将为科学家们了解宇宙早期历史提供更多数据,而“露西”号是第一艘造访太阳系外围小行星的航天器,也将是第一艘从外太阳系飞掠地球的航天器。NASA表...
据外媒CNET报道,继"希望号"(Hope)火星任务之后,阿联酋宣布该国将开始建造另一个行星际探测器,于2028年发射,目标是在未来12年内访问金星和小行星带的七个未知世界。
10月11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小行星探测飞船"露西号"(Lucy)计划于本周发射升空,开启为期12年的任务,对太阳系早期历史进行探索。"露西"科学探测飞船计划于当地时间本周六从佛罗里达州的太空海岸发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