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危险小行星2022 AE1曾让天文学家感到紧张 现已确定其不构成撞击风险
由于小行星轨道的任何不确定性在其刚刚被发现后的几个小时内是最高的,几个不同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争先恐后地进行后续观测--这通常会排除任何未来的撞击。然而,根据前七个晚上的观测,撞击的机会似乎增加了。小行星2022 AE1被小行星轨道测定(AstOD)标记为未来可能的撞击,这是全世界的天文学家用来评估小...
由于小行星轨道的任何不确定性在其刚刚被发现后的几个小时内是最高的,几个不同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争先恐后地进行后续观测--这通常会排除任何未来的撞击。然而,根据前七个晚上的观测,撞击的机会似乎增加了。小行星2022 AE1被小行星轨道测定(AstOD)标记为未来可能的撞击,这是全世界的天文学家用来评估小...
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与环境通讯》上,研究了陨石内的矿物是如何被不同时间的撞击破坏的,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确定可能参与行星形成的最大和最古老的事件。领导这项研究的Craig Walton说: "陨石撞击的年龄往往是有争议的: 我们的工作表明,我们需要利用多条证据线来更加确定撞击的历史--几乎就像调查...
来自瑞典乌普萨拉大学、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VU)、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UB)和法国欧洲同步辐射设施(ESRF)的研究人员在北达科他州(美国)独特的Tanis地区找到了匙吻鲟和鲟鱼的化石,它们是所谓Chicxulub陨石撞击的直接受害者,其也标志着恐龙的末日。这次撞击撼动了大陆板块并在水体中引起了巨大的驻波。在...
这个时间点意味着,赤道以北的许多动物刚刚从严酷的冬季走出来,会特别容易受到碰撞所释放的强烈热浪影响。南方的其他动物可能会好一些,因为当时是秋天,特别是如果它们蜷缩在洞穴里的话。小行星的直接撞击引发了一场极端的全球热浪,这对许多暴露在外的动物来说是致命的。之后,气温被认为在核冬天(nucle...
(来自: ESA)据悉,这颗被称作 2022 AE1 的小行星,于 2022 年 1 月 6 日被发现,计算宽度约 70 米(230 英尺)。次日,它就被小行星轨道测定(AstOD)的自动化系统打上了威胁标记,推测它可能在 2023 年独立日(7 月 4 日)那天与地球"亲密接触"。用于量化某个近地天体撞击风险的都灵量表AstOD 是欧洲宇航局(ESA...
据美国《福布斯》网站近日报道,科学家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位于夏威夷的红外望远镜设施,发现了两颗富含金属的近地小行星(NEA)1986 DA和2016 ED。他们的分析指出,这两颗行星表面的金属含量超过85%,其中一颗铁、镍和钴的储量超过地球上这些金属的储量。该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行星科学杂志》。
美国宇航局的OSIRIS-REx任务在2018年底访问小行星贝努(Bennu)时遇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任务规划人员认为,这颗小行星的表面会有大量的细沙和卵石,类似于地球上的沙滩。然而,当任务到达时,任务控制人员发现小行星的表面被巨石覆盖,缺乏预期的细小石质。
在25亿到40亿年前,也就是被称为太古宙的时期,地球的天气经常可以被描述为多云,有可能出现小行星撞击事件。那时,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情况并不罕见。事实上,当时最大的小行星(直径超过6英里),改变了地球最早的大气层的化学成分。虽然这一切已经被地质学家普遍接受,但一直没有被很好地理解的是,这些...
亚利桑那大学带领的一支科学家团队得出了一个结论 -- 类似贝努(Bennu)这样高度多孔的小行星,其表面或缺乏细颗粒物。通过早期望远镜观察,科学家们曾认为 Bennu 表面很像是一个沙滩,覆盖着细沙和鹅卵石等易收集的样本。但当执行 OSIRIS-REx 小行星采样任务的航天器于 2018 年抵达 Bennu 时,地面团队却...
近日发表于《行星科学杂志》上的新研究,对处于我们宇宙后院的两颗富含金属的小行星展开了调查,以深入了解其起源、成分、以及它们和地球上发现的陨石的关系。这类近地小行星(NEA)很少见,但它们的存在,还是给出了一个有趣的可能性 -- 即未来某一天,我们或可在太空上开采铁、钴、镍等资源。
美国宇航局(NASA)已经确认了其行星防御测试任务-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的发射日期,这基本上是电影《世界末日》(Armageddon)的模拟。与电影不同的是,这将不涉及核弹、石油钻机或史密斯飞船,而是对以重大和可预测的方式改变小行星轨迹的能力进行实际测试。
据外媒CNET报道,科学家们刚刚计算出,漂浮在地球附近的两个金属小行星中的一个可能含有价值约11.65万亿美元的贵金属。事实上,该小行星中所拥有的铁、镍和钴可能比地球金属储备的总量还要多。
据外媒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的Psyche任务将于明年发射,这标志着该机构首次着手探索一个金属含量比岩石或冰更丰富的小行星。自从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撰写《地心游记》以来,已经过去了150多年,但现实尚未赶上科幻小说的冒险。虽然人类无法钻出一条通往我们星球金属核心的道路,但美国宇航局(NASA)已经...
NASA已经确认了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目标发射日期。该任务的目的是评估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技术。确认的目标发射日期是太平洋时间2021年11月23日晚上10: 20。DART将搭载SpaceX猎鹰9号火箭进入轨道,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
据外媒报道,向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发射核弹,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中的情节,但一项新研究表明,即使是晚期干预也可以帮助避免灭绝级的撞击。近几十年来,所谓的小行星破坏的可能性已被充分论证,因为天文学家和美国国防机构试图弄清楚地球在小行星即将撞击的情况下可以做些什么。
据外媒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周三发布了一段简短的视频,从事行星防御工作的小行星专家Kelly Fast回答了一个紧迫的问题: “小行星是否会撞击地球?”Fast表示: “是的,小行星在历史上曾经撞击过地球,而且还会发生。 但是不要惊慌,它并不经常发生,而且我们在发现和追踪潜在威胁方面越来...
大多数人可能都熟悉埃及的金字塔,尤其是被称为吉萨大金字塔的最大的金字塔。一颗与该金字塔大小相当的小行星将在今天经过地球,当然,不会有机会撞击地球。这颗小行星被称为2008 GO20,它将在2021年7月25日飞过地球。它的直径约为400英尺,最接近地球的距离281万英里。这是一个巨大的距离,但用宇宙的尺度...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20日消息,大约6600万年前,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一颗直径12公里的小行星撞向了地面。这场撞击导致了一场今天难以想象的剧烈爆炸,威力比投在广岛的原子弹还大几十亿倍。在邻近的美洲大陆上,大多数动物被立即杀死。爆炸的影响还引发了全球性的海啸,成吨的尘埃扬起,弥漫到大气中,...
据香港《南华早报》6日报道,针对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中国科学家已论证出有效的防御方法,可以使用23枚长征五号火箭撞击小行星、使其改变飞行轨道拯救地球。小行星撞击是地球生命面临的重大潜在灾难性威胁,发生概率极低,但一旦发生危害极大。小行星在地球历史上多次撞击地球,甚至造成生态环境灾变和...
小行星/彗星撞击地球是科幻影视中常见的情节,也是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巨大威胁。小行星撞击被认为是6500-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四颗火流星分别袭击了我国云南省香格里拉、云南省西双版纳、吉林省松原、青海省玉树地区,引发了社会热议,以及国内学者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