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科技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豪森智能与蓝芯科技签署战略协议 共建具身智能实验室

2025年8月11日,豪森智能与蓝芯科技在常州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推动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落地。蓝芯科技拥有来自中科院、复旦大学等机构的技术专家,并具备自主研发的3D视觉感知技术LX-MRDVS®。此次合作旨在加快具身智能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

中山医院建国家AI应用中试基地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临床医学科研方向)'。该基地旨在打造覆盖研发、测试、验证、应用全链条的创新平台,聚焦医学科研、智能诊疗、医疗器械开发及医用机器人研发等方向,落地不少于49个应用场景,并发布超10项配套标准。免责声明: 本文...

东方明珠发布多项合作及创新项目

6月24日,东方明珠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东方明珠璀璨夜",宣布将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包括设立数字内容创新基金、一体化运营线下空间载体、参与人工智能新基建以及打造文旅地标新IP。同日,"复旦大学-东方明珠智媒融合创新校企联合实验室"揭牌,东方数智购还与MiniMax、阶跃星辰两家AI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2026 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中国高校表现亮眼

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于近日公布,中国多所高校排名提升。北京大学保持全球第14名,清华大学从第20名升至第17名,复旦大学跃升9位,位列全球第30名。这一结果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进步与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芯密科技科创板IPO获受理 打破外企半导体密封件垄断

6月16日,上海芯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由国金证券保荐。作为国内半导体级全氟醚橡胶密封件领域的领先企业,芯密科技通过自主技术研发,成功实现半导体级全氟醚橡胶材料的国产化,打破了美国杜邦等外企的市场垄断。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4159.03万元增长至2.08亿元,归母...

柏全生物完成超两亿元A轮融资 加速CD3L1靶点抗肿瘤药物研发

6月19日,上海柏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两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龙磐投资领投,上海科创基金、浦东创投跟投,原有股东上实资本、凯风创投继续追加投资。据悉,柏全生物成立于2020年12月,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创新药物研发企业。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推进全球首创CD3L1靶点抗肿瘤药物的...

芯密科技科创板IPO获受理 专注半导体级全氟醚橡胶技术研发

6月16日,上海芯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国金证券。芯密科技是国内半导体级全氟醚橡胶密封件领域的领先企业,率先实现半导体级全氟醚橡胶材料的自主开发及稳定量产,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4159.03万元增长至2.08亿元,归母...

全球首款可感知红外光的视觉假体诞生

6月6日,复旦大学与中科院团队联合开发出一款新型视觉假体。该假体光谱覆盖范围达470-1550nm,不仅能让失明动物恢复可见光视觉,还能感知红外线。其无需外部设备,仅需微创手术植入即可在光照条件下工作。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复旦中山发布‘观心’AI模型,葛均波数字医生亮相

5月30日,第十九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发布了'观心'AI模型正式版。同时,葛均波教授的数字人医生首次亮相,演示了从问诊到生成诊断报告的全过程。这一技术将助力心血管疾病的精准诊疗。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上海市消保委通报互联网保险四大问题 多家平台被点名

5月29日讯,上海市消保委联合复旦大学针对主流互联网保险产品测评发现,存在产品名称有歧义、信息披露不全面、营销文案不规范及人工客服缺失等问题。京东保险经纪、蚂蚁保、水滴保等平台及多家保险公司旗下产品被点名。例如,京东保险经纪销售的百万综合意外险实际核心保障仅10万元;蚂蚁保平台上多款产...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绘制全球首张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多组学全景图谱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虞先濬教授团队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历时五年完成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功绘制出全球首张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NF-pNET)多组学全景图谱。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癌细胞》(影响因子48.8分)。研究整合了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及磷酸化修饰组数据,揭示了关键基因突变驱动...

复旦大学成功实施全球首批第4例脑脊接口手术,瘫痪患者重获行走能力

3月3日晚8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成功完成了全球首批第4例通过脑脊接口让瘫痪者重新行走的临床概念验证手术。这项技术源自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加福民团队的全球首创"三合一"脑脊接口技术,通过微创手术在脑与脊髓间搭建"神经桥",仅需4小时同步植入电极,术后24小时内,患者在人工智能辅助...

复旦大学出台新规,全面禁止AI工具在本科毕业论文中的使用

近日,随着人工智能工具DeepSeek的火爆出圈,AI在学术领域的应用引发广泛关注。然而,复旦大学率先出台《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明确禁止学生在论文撰写、答辩等环节使用AI工具。根据规定,学生不得使用AI工具进行研究方案设计、数据分析、文本生成等核心环节,同时禁止将AI...

复旦大学与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发布全国首个AI心脏大模型“观心”

2月26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将联合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推出全国首个AI心脏大模型"观心"测试版。这一创新成果标志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作为2023年9月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专注于四大科研方向: 科学智能基础数据平台、多模态大模型共性技术及生命科学、地球科学、...

复旦大学团队突破锂电池修复技术,废旧电池“打一针”即可无损修复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高悦团队近日取得重大突破,通过AI与有机电化学的结合,成功设计出一种锂载体分子。这种分子能够像药物一样注入废旧电池中,精准补充损失的锂离子,实现电池容量的无损修复。该成果打破了锂电池传统设计原则,将电池寿命提升1-2个数量级,极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研究成果以...

复旦大学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 将共享大模型底层能力

复旦大学与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双方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未来将在科研融合创新、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基于复旦大学在基础学科的深厚积累,以及阿里巴巴在大模型计算领域的平台化优势和高质量算力上的工程能力,双方将进行科研融合的创新实践,共同建设面向未来的融合创新计算平台。双方还将...

中国高校最大云上科研智算平台上线,由复旦大学与阿里云共建

据澎湃,中国高校最大的云上科研智算平台CFFF(ComputingfortheFutureatFudan)在复旦大学正式上线。CFFF是为发现和解决复杂科学问题而建设的科研"超级计算机",由面向多学科融合创新的AIforScience(人工智能用于科研)智能计算集群"切问"一号和面向高精尖研究的专用高性能计算集群"近思"一号两部分组成,...

中国高校最大云上科研智算平台上线 复旦大学与阿里云等共同打造

国内高校最大的科研智算平台CFFF"切问"一号、"近思"一号在复旦大学正式上线。这台为发现和解决复杂科学问题建的科研"超级计算机"由复旦大学与阿里云等共同打造,以先进的公共云模式提供超千卡并行智能计算,支持千亿参数的大模型训练--这在国内高校中尚属首例,也领先于斯坦福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复旦...

复旦大学 MOSS 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今日开源:可通过与人类交互实现迭代优化

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今日发布了新版+MOSS+模型,这是国内首个插件增强的开源对话语言模型。图片来自+++MOSSMOSS+模型基于公开的中英文数据训练,目前已拥有+200+亿参数,具有和人类对话的能力,并可以通过与人类交互实现迭代优化。」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MOSS+系统负责人邱锡鹏说。

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被举报 复旦大学回应:已启动调查核实

来源: 快科技8月14日,有网友举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医生在复旦大学就读博士期间论文抄袭,与黄海南教授1998年发表的一文存在大量重合。有媒体对比两篇论文发现,在张文宏论文综述部分与黄海南的论文正文存在重合,重合字数约3000字。8月15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回应该事件称,目前学校关注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