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揭露老年消费三大陷阱
2025年8月6日,中消协发布老年消费陷阱典型案例,揭示"走路赚钱""免费领红包"等网络诱导扣费、线下会销欺诈及直播虚假宣传三大陷阱。不法商家通过互联网广告诱导老年人免密支付,或以健康讲座名义高价兜售劣质产品,亦或在网络直播间虚假宣传普通商品为"神药"。中消协指出,此类骗局形式翻新、手段隐蔽,呼...
2025年8月6日,中消协发布老年消费陷阱典型案例,揭示"走路赚钱""免费领红包"等网络诱导扣费、线下会销欺诈及直播虚假宣传三大陷阱。不法商家通过互联网广告诱导老年人免密支付,或以健康讲座名义高价兜售劣质产品,亦或在网络直播间虚假宣传普通商品为"神药"。中消协指出,此类骗局形式翻新、手段隐蔽,呼...
2025年上半年,随着线下演唱会市场火热,相关投诉量持续上升,退款诉求占比超过90%。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主要问题包括退票规则不合理、手续费过高及主办方单方面取消演出不担责等。消费者因个人原因、重复购票等申请退票时,常面临高额手续费扣除。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7月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指出,近期部分青年消费者因盲目超前消费和大额借贷陷入债务困境,影响个人信用记录。中消协建议青年群体审慎评估还款能力、抵制非必要透支、认清借贷风险、珍视信用记录,并树立正确价值观。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部分青年消费者因盲目超前消费和大额借贷陷入债务困境,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及未来发展。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 应审慎评估还款能力,量力而行消费,避免冲动或攀比心理导致的过度借贷行为。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6月2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倡议,呼吁反对食品浪费,抵制极端吃播。中消协指出,当前部分网络平台存在大量以挑战食量、猎奇食材等为噱头的吃播内容,违背健康、节约、文明的生活理念。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端午节临近,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提示,倡导消费者选择简约包装的粽子,拒绝购买'天价'粽子。中消协指出,过度包装和豪华混搭的高价粽子已偏离节日初衷,建议企业遵守包装标准,减少使用贵重材料,推广环保包装,让粽子回归食品属性。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5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与中消协联合发布直播带货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选择正规平台购物,核实商家资质,警惕虚假宣传。选购保健食品需认准"蓝帽子"标志,跨境商品要了解标准差异。消费者应留存完整凭证,依法维权。4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加大网络交易监管力度,查处直播电商领域案件,规范行业秩序。北京...
5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直播带货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科学认知、理性消费。近年来,直播带货虽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但也存在虚假宣传、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监管部门建议,消费者应选择正规平台购物,核实商家资质;理性对待营销话术,警惕"全网最低价"等陷阱;选购保健食品时,认准...
中国消费者协会22日发布2023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当下消费市场持续回暖,消费者需求趋于多元化、个性化。今年的"双11",比拼"价格力"是商家营销主旋律,追求"性价比"成为居民消费新趋势。中消协监测发现,2023年"双11"期间消费维权问题集中在直播带货乱象、商品质量问题、手机软件广告不良...
中消协6日发布数据显示,三季度,商品类投诉为168608件,占总投诉量的51.27%,与去年同期相比,比重上升2.26个百分点;服务类投诉为155002件,占总投诉量的47.13%,比重下降1.79个百分点;其他类投诉为5274件,占总投诉数量的1.60%。
8月21日,从中消协官网了解到,中消协将围绕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关于规范管理网约车聚合平台有关通知开展社会监督。中国消费者协会认为相关网约车聚合平台及合作网约车平台公司应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断优化出行消费体验,同时呼吁广大消费者共同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社会监督工作。
近期,部分消费者向中国消费者协会反映,自己多年前注册使用的某平台云存储服务因最近一年多未登录,被平台判定为不活跃用户,云存储的文件被永久删除。中消协调查了当前手机应用市场上下载量较大、用户评论较为活跃的云存储服务应用程序,发现多数应用程序服务协议中均注明,服务逾期后如不采取续费等措施...
27日,中消协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演出票务"类负面信息1097844条。据中新财经报道,中消协表示,6月以来多地举办演唱会,"抢票""退票""黄牛"等词语频繁出现在网络舆情的吐槽声中,人们对于大麦网等相关票务平台的退票问题质疑不断,主办方、经纪公司、票务平台、消...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消息,针对扫码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消费者可将遇到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ccaxfjd@cca.org.cn)方式进行反映。中国消费者协会将委托专业维权志愿者对线索进行汇总、分析、整理,并视情节采取提示警示、约谈劝喻、支持...
3月3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共青团中央发布消费警示,提醒青年学生树立健康消费观远离不良"校园贷"。中消协表示,"校园贷"具有数额小、效率高、门槛低、范围广等优势,吸引了众多有超前消费需求的大学生办理贷款。贷款前还应仔细阅读合同内容,明确贷款的额度、利率、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重要信息,确保合...
昨日,315晚会曝光香精勾兑大米、苦情主播骗老年人买神药等,引发消费者关注。天眼查App显示,除中国消费者协会成功注册多枚"315"商标外,多个公司和自然人也申请注册"315"商标,国际分类包括广告销售、通讯服务、食品等,其中多枚商标注册成功,包括蔡某申请的酒类、海南某技术公司申请的教育娱乐类商标等。
据央视,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布2023年"提振消费信心"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结果,这也是中消协自2016年起连续第8年围绕消费维权年主题策划实施专题调查并开展宣贯解读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认为消费环境越来越好,近八成受访者对未来一年经济发展状况有信心、消费环...
为有效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今天,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7家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共同发出倡议: 一、餐饮经营者厉行节约是法定义务,倡导经营者通过"三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三权"。一是"能量化",即倡导经营者量化所出售的食品的重量、体积、标注主要味型特点、运输及存储要求,重点推进"网络点餐明示食品重量"...
中消协发布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其中提到,在线会员服务领域问题主要有: 一是智能电视平台"套娃式"收费引发消费者不满;二是视频平台会员服务体验不佳;三是婚恋平台会员服务存乱象;四是网络会员服务默认自动续费。一些网络会员服务平台先诱导消费者免费使用,到期后未向消费者充分告...
作为上半年最重要的电商购物节,618年中大促已落下帷幕。虽然商家们捷报频传、交易额再创新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6月30日,中消协发布2022年"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CNMO了解到,这份报告中集纳了"618"消费维权信息问题典型案例,小米、东方甄选、美的、极兔快递等被点名。消费维权舆情基本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