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园区物业新实践:清洁机器人结合AI物管智能体调度,实现人机融合协作,帮助大型园区和国企物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环境品质,推动智能化改造快速落地。
-----
2025年8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在城市环境、建筑物业等领域加快推动智能化改造。
这意味着,“人工智能+”战略正在进入落地加速期,尤其是在园区物业领域,AI与清洁机器人的融合应用已经从概念走向成熟的可复制案例。对于国企园区、产业园、大型商业综合体等运营主体来说,既要紧跟政策节奏,又要用实际成效证明投资价值,这成为行业共识。
场景特点:智能体调度+机器人集群
不少企业正面临这样的境况:
有任务:特别是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要强化示范引领,通过开放场景等支持技术落地;
标准高:环境品质直接影响单位形象和对外交流;
预算有限:专项资金有限,不敢贸然引入全新系统;
稳健优先:担心大规模改造影响现有运行。
如何既能在规定周期内呈现成果,又控制风险与成本,成了不少管理方需优先破解的问题。
AI智能体调度+清洁机器人集群:破解痛点的核心技术
智慧物业领域正在兴起一种高效落地模式:
以AI智能体为核心,结合清洁机器人集群,实现人机融合的协同运营。
与单个机器人执行固定任务不同,AI智能体通过实时采集现场服务数据,动态生成数字化人机协同排班表,确保人和机器人各司其职、效率最大化。
这种模式能够显著降低5%-15%的运营成本,并显著提升覆盖面积与保洁品质。
案例解析:广州黄埔区30万㎡园区的智能化转型
在广州黄埔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启盟科技(爱物管),已成功将“人工智能+清洁机器人”模式实际落地到多个大型园区中。
以一个建筑面积约30万㎡的园区为例
传统模式下:
一线清洁人员41人
人工手动排班,难以精确匹配任务需求
人工智能+清洁机器人模式:
由AI清洁机器人、人工团队和智能体调度系统组成的人机融合体系,AI分析实时服务数据,并自动生成高效的人机协同排班表,智能调度人+机器人高效协同工作。最终服务团队配置:23人+ 15台AI清洁机器人。
最终降本成效:
减员18人
运营成本降低25%
投诉率下降80%
环境整洁度显著提升
据了解该模式还已荣获多个奖项,如: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机器人应用示范典型案例、钛媒体全国「创新场景50*最佳物业管理场景实践」。
落地模式:带资入场,降低决策门槛
有业内专家指出,国企园区和大型楼宇对智能化升级意愿强烈,但在投入前常因“不确定成效”而观望。
而启盟科技方采用了“带资入场、投资置换清洁外包”的合作方式:
技术方提供机器人设备、AI调度系统和运维团队;
前期无需业主一次性资金投入,而是用原计划支付的清洁外包费用置换合作;
降本提效成果可通过运行期数据直接验证,达标后可扩大规模或长期合作。
笔者认为:带资入场+AI智能体调度集群的模式,从技术和商业上都解决了“想上智能化、但担心效果”的痛点。它兼顾了政策响应度和财务可控性,是国企园区、重点楼宇快速树立标杆示范的可行途径。
随着《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园区物业或将在更多城市辖区和大型物业项目中落地生根,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对于政府、国企与大型物业管理方而言,这不仅是响应政策的创新举措,更是实现降本提效、形象升级、示范引领的可持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