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科技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研究称Uber和Lyft将"软成本"转嫁给司机和社区

据外媒TechCrunch报道,多年来,随着Uber、Lyft和其他打车服务的平均成本上升,人们发现这些公司从未对其商业模式完全坦诚。现在,两项研究表明,即使是投资者补贴的价格也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其成本由司机和社区承担。

其中一项研究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它分析了运输网络公司(TNC)的一些不太明显的成本和收益。

例如,在收集了关于TNC汽车和用户活动的各种数据后,研究人员发现,共享汽车往往对空气污染的贡献较小。这是因为,正如主要作者Jeremy Michalek在大学新闻稿中解释的那样,“当一辆车第一次启动时,它会产生高水平的有毒空气污染,直到其污染控制系统加热到足够有效”。

由于共享汽车通常不需要为特定的旅程进行冷启动,而且通常是较新的汽车,开始时排放量较低,据估计,一次TNC出行产生的污染物大约是私家车的一半。根据他们的估计,这相当于平均约11美分的价值。

问题是,虽然汽车在这种特定的方式下可能更有效,但“deadheading”(漫无目的地驾驶或没有乘客的行驶)的做法和开车到接送地点的需要几乎抹去了这些收益。然后,当考虑到技术上没有被"使用"的汽车仍然在路上、事故、噪音等所增加的交通量时,最终会发现每次出行对社区的成本估计为45美分。因此,每次出行的成本净增约34美分--这一成本由税收或较低的生活质量来支付。

研究人员提出的建议是,尽可能集中乘车或使用公共交通--当然,在大流行时期,这些都有自己的缺点。车队的电气化会有帮助,但这也有重大的即时和长期成本。

司机本身也在承受着这个"分散"行业的压力。华盛顿大学的Marissa Baker在西雅图的工会司机中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人认为他们从他们工作的公司得到的支持很少或没有。

显然,几乎每个人都担心会感染COVID-19,30%的人认为他们已经感染了它。大多数人失去了收入,这并不奇怪,他们自己花钱购买个人防护设备--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说他们从公司收到了口罩或消毒剂。而那些在大流行期间停止驾驶的人报告说,他们很难获得失业救济金。值得注意的是,在西雅图,司机绝大多数是黑人男子,而且往往是移民,这些群体面临着自己的复杂挑战。

Baker在研究报告中说:“对于在大流行期间从事这种工作的工人来说,他们从他们驾驶的公司得到的支持非常少,而这是一个对他们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有很多认识的人群。”在西雅图,司机们很幸运地得到了许多城市所没有的额外保护,所以其他地方的人可能情况更糟。(去年发现送货司机也面临许多同样的问题。)

最新相关

我国气象探空业务系统完成北斗全面升级

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气象探空业务系统已实现从L波段探空向北斗探空系统的全面升级,标志着我国高空气象观测水平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新系统整体观测数据准确率突破99%,可稳定获取地面至3万米高空...

final推出ZE300真无线耳机 专为睡眠场景优化

final近日发布新款ZE300真无线耳机,主打夜间佩戴体验。产品基于Cotsubu系列设计,体积较前代ZE3000 SV缩小20%,单耳重约4克,结合空气导流结构减轻耳内压力,提升舒适性。耳机支持主动降噪与环境...

南通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10月18日下午,江苏南通召开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暨经济形势分析会。会议指出,要激发消费活力,精心组织江苏城市足球联赛半决赛南通主场比赛,以"全域主场、全域观赛、全域消费"理念放大赛事流量效...

马斯克称Grok 5将达通用人工智能水平

2025年10月18日,埃隆·马斯克表示,其人工智能模型Grok 5将达到通用人工智能(AGI)水平,或与之难以区分。该言论于当日由财联社报道,马斯克未透露具体技术细节,但强调Grok 5在认知能力上将实现重...

我国生成式AI用户规模超5亿

2025年10月18日,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已超过5亿。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AI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可能是重大而根本性的。国家知识产权局正持续完善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制度规则,以促...

第二十二届农交会"强农论坛"在津举行

2025年10月18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强农论坛"在天津市举办。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出席并发表主旨讲话。韩俊强调,要稳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粮油单产提升,强化粮食...

阿里云Aegaeon入选SOSP 2025

2025年10月18日,韩国首尔举行的第31届操作系统原理研讨会(SOSP)上,阿里云关于"Aegaeon"计算池化解决方案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该方案由阿里云团队提出,旨在解决当前AI模型服务中普遍存在的GPU...

南京港至北极航线首航成功往返

2025年10月17日晚,货轮"鸿伟"轮抵达南京龙潭港,历时63天完成南京港至北极航线首次往返。该轮于8月15日从南京出发,经北极东北航道赴欧洲,运载汽车配件、机电产品等"中国制造"出口货物,返程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