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科技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大国重器里的"关键小事" "地下蛟龙"的"绣花"功夫

人民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栗翘楚)全长149米、总重约3250吨、开挖直径13.8米,犹如武装到牙齿的“钢铁巨兽”,在距地面30米的地下掘进,地表沉降不超过2毫米。

这是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的盾构机。据介绍,我国90%以上地铁隧道以及穿越大江大河的隧道大都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机是挖掘地下空间、畅通路途的最佳帮手。

近日,记者了解到,在京滨城际铁路天津机场1号隧道的施工现场,负责掘进的“京滨同心号”盾构机历经8个多月时间,已经到达关键节点。

作为国之重器,盾构机涉及地质、机械、力学、电气、控制、测量等多学科技术,有2万多个零部件,是衡量一个国家地下施工装备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盾构机曾长期依靠进口。本世纪初,我国开始盾构机自主研发,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之路。中国中铁四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总经理陈广巧正是亲历者之一。

“由于没有特种设备,上个世纪我国隧道工程大多为山体隧道,通俗的讲,就是通过人工在石头上打洞。遇到平原地区的软土地基,没有设备更是寸步难行。”陈广巧表示。

据介绍,采用传统钻爆法,可能要10多年才能打通隧道,使用盾构法,只需两年。无爆破、无振动、无粉尘快速掘进,施工效率提高3至5倍。

然而,机器维修时长按分钟计算,费用高昂;保养时中方不能参与,进度无法控制……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就没有话语权。

2000年初,中国中铁决定:造中国人自己的盾构机。如今,中国盾构机凭借创新技术、过硬质量及高品质服务开拓国际市场,在全球市场占比达70%。

一台台大国重器参与修建的大国工程,让天堑变通途,一条条路、一架架桥连通着民心。

盾构机的国产化意味着成本降下来了。陈广巧表示,过去动辄数亿的进口盾构机,自主化后价格成倍地下降,并且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盾构机的国产化,还意味着许多大国工程、民生工程得以实现。“在我国,大多数平原、沿海也是城市、人群密集区,软土地基叠加上层复杂建筑,让人工开挖隧道的效率、风险极高。如今有了盾构机,一条条百姓出行路得以打通。”陈广巧说。

中国中铁四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总经理陈广巧(左二)在“京滨同心号”现场查看项目进度。受访者供图

“大脸盘”,长满“铁齿钢牙”,专门“啃”硬岩、“吞”沙土;经过绿色处理,渣土变身泥浆,经由“消化”管道运出;身披钢铁盔甲,外可抵挡压力、防止坍塌。施工过程中,盾构机每掘进一段距离,便转换“角色”,将开挖出的隧道用预制混凝土管片支撑。这样,隧洞一挖完,隧道也随之建好。

“京滨同心号”作为目前京津冀区域最大直径铁路隧道盾构机,如何把它用好,离不开一线施工团队的付出。

中国中铁四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京滨项目经理李云仙介绍,复杂软土地层长距离粘性土地层掘进施工是本工程的重点,长距离掘进盾构施工带压进仓、下穿地上各类基础设施又是本工程的难点。

据了解,该项目针对掘进过程中块石、桩基情况,在泥水循环系统上配备分流器,防止大粒径的砾石对泵造成损坏。分流器的存在可提高排泥在吸口管路内流速,减少泥浆沉淀。在下穿重点建筑物时,充分与地上单位对接,掌握最真实的基本资料和实际情况,盾尾配置雷达扫描系统,检测管片后部空洞,发现问题及时补浆,采用深孔注浆及地面跟踪注浆的方式,控制地面沉降。

“为确保施工安全、提升智能建造水平,我们还联合科研院所开展盾构智能掘进、箱涵智能拼装、同步双液注浆、智能泥浆处理、隧道智能调度、智能检测分析等科技创新与技术攻关。”李云仙介绍,“京滨同心号”在下穿地铁2号线李明庄车辆段期间,地表沉降始终控制正负2毫米内,完成微扰动“无感”穿越。

大家伙的“绣花”功夫得益于技术的不断完善。

据悉,“京滨同心号”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项目部又邀请了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海大学等科研团队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给予解决方案。

据介绍,京滨城际铁路是推动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点铁路项目,也是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年来,“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截至2023年底,京津冀铁路营业里程已逾1.1万公里。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有标志性科技成就。从盾构机这个点,也能看到我国大国重器不断突破的面。大国重器凝聚着匠心巧思,也蕴含着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正是因为广大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前赴后继、接力攀登,才有大国重器的不断突破。

最新相关

Mini LED与OLED将呈竞合发展主线

2025年10月17日,群智咨询发布分析指出,Mini LED与OLED在车载显示领域的"竞合关系"将成为未来发展主线。二者在中高端市场展开竞争,同时各自优化技术以适配车载场景。短期内,Mini LED凭借成本下...

天顺风能: 德国工厂尚未投产

2025年10月17日,天顺风能在互动平台披露,其德国工厂目前尚未投产。该信息由公司官方在投资者问答中确认,涉及项目进度的最新状态。此举旨在回应市场对公司海外布局进展的关注。具体投产时间表...

可口可乐中国两大新厂投产

2025年10月,可口可乐中国系统在陕西和河南的两家新工厂建成投产,同时大湾区智能绿色生产基地完成主体封顶。此次布局涉及多地,由可口可乐中国系统主导实施,旨在提升本土生产能力,推动数字化与...

"千帆星座"第六批18星成功发射

2025年10月17日,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一箭18星"方式成功发射"千帆星座"第六批组网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并运行正常。此次发射使"千帆星座"在轨卫星总数达到108颗,显著提升了系统整...

大洋电机拟上调回购价上限并延期

2025年10月17日,大洋电机公告称,拟将股份回购价格上限从6.77元/股调整为15元/股,并将回购实施期限延长6个月。此次调整旨在增强市场信心,推进公司长期发展。回购股份计划原定于2025年10月底到...

欧盟紧急敦促车企改进电子门把手设计

欧盟监管机构近日就电子式门把手安全隐患发出警示,指出其在事故中可能导致车门无法开启,已引发多起伤亡事件。荷兰车辆管理局(RDW)表示,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与Euro NCAP正推动新规,要求车辆在...

京东推"国民好车"1元起拍

2025年10月17日,京东联合广汽、宁德时代推出"国民好车"001号,并在京东APP"拍卖"频道开启1元起拍预订。该车将于双11期间正式发布并独家销售,市场定价预计在10万至12万元之间。此次通过拍卖形式...

秋田微: 产品已用于智能送餐机器人

2025年10月17日,秋田微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公司主营液晶显示及触控产品研发生产。其产品已应用于智能送餐机器人、酒店服务机器人等场景。目前,相关技术广泛服务于工业控制、物联网、医疗健康和...

青海发布首张3H高原认证证书

2025年10月17日,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全国首个3H高原认证证书。该认证面向青藏高原高海拔、强紫外线、极寒等极端环境,旨在评估工业消费品在恶劣条件下的质量性能。首张证书颁发给一家通过...

我国新增4个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2025年10月17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在浙江湖州举行"最佳旅游乡村"颁奖仪式。中国贵州省黎平县黄岗村、四川省丹巴县基卡依村、江苏省东罗村、浙江省荻港村等4个乡村入选本年度名单。此次入选的乡村...

江苏耕地面积实现四连增

2025年10月17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发布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数据显示,全省耕地总量达6254.24万亩,实现连续四年稳中有增。此次增长主要得益于耕地保护政策的严格落实和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