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科技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祝融号数据显示: 火星地貌有被水侵蚀迹象

祝融号在最初的60个火星日作业期间,在散落着小岩石的平原上行进了450.9米,同时收集数据以研究火星的地质构造和表面成分,包括采集土壤和尘埃样本,以及用导航与地形相机(NaTeCam)拍照。

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丁亮及其同事分析了这些初步数据。

在着陆点周围发现的许多岩石,有一侧布满了蚀刻痕迹和沟槽,这表明它们肯定受到了强烈的风沙侵蚀。研究报告的作者说,有些岩石还有片状的纹理,这通常是与水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祝融号在火星表面还遇到了几个巨波痕,即宽数米的由松散沉积物构成的风雕地貌。

没有参与分析工作的英国开放大学的马特*巴姆说:“祝融号造访的那些样本在轨道拍摄的卫星图像中显得非常明亮,研究团队认为这是因为这些巨波痕上覆盖了一层非常细的尘埃。这意味着这些特征目前很可能是不活动的,因为当下的任何风沙通常都会把尘埃带走。”

1976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海盗-2”号着陆器首次瞥见了“乌托邦平原”的岩石。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约翰*布里奇斯说,当时它们被广泛解读为玄武质熔岩碎片。

布里奇斯说:“不过,这里的着陆点岩石显然看起来不像是我们与乌托邦平原上的地壳联系在一起的玄武岩熔岩地形。祝融号提示了一种比‘海盗-2’号预计的更复杂的地质演变过程。”

布里奇斯说:“从‘海盗-2’号得出的范式是,火星是一大块玄武岩,可能有数条洪水通道。”但他说,目前来自祝融号的证据支持一种向沉积火星转变的范式。

报道说,研究人员发现,在该地点采集的土壤样本与其他火星车在火星其他位置采集的样本有着相似成分。

总的说来,这些初步发现表明,该处有可能为了解火星表面历史提供更多信息。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乔尔*戴维斯说:“真正令人兴奋的是,许多科学家认为,几十亿年前,乌托邦平原可能曾拥有一个古老的液态水海洋。随着祝融号继续勘探,但愿它能帮助回答这个已经困扰科学家数十年的(是否存在海洋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探索祝融号数据显示火星地貌有被水侵蚀迹象cnBeta

最新相关

100公里!我国科学家创造量子直接通信最远纪录

4月13日消息, 据@新华社报道 ,我国科学家近日设计出一种相位量子态与时间戳量子态混合编码的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统, 成功实现100公里的量子直接通信。100公里,听起来并不算远,但这是目前世界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