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09月 2025
我国科学家确证火星存在固态内核
北京时间9月3日,我国科学家通过火震数据分析,确证火星内部存在一个半径约600千米的固态内核,主要成分可能是富含轻元素的结晶铁镍合金。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揭示火星内外核之间存在波速跳变和密度差异。研究还显示,火星核可能包含硫、氧、碳等元素,为火星磁场演化及类地行星内部差异研究提供新...
北京时间9月3日,我国科学家通过火震数据分析,确证火星内部存在一个半径约600千米的固态内核,主要成分可能是富含轻元素的结晶铁镍合金。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揭示火星内外核之间存在波速跳变和密度差异。研究还显示,火星核可能包含硫、氧、碳等元素,为火星磁场演化及类地行星内部差异研究提供新...
从宇宙微波背景到星系团、再到单个星系,这些观测结果都需要由暗物质来解释。这也许是最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为它想问的不仅是万物来自何处,还问了万物最初是如何出现的。到目前为止,科学都没能为我们解答这个难题。我们在观察宇宙时,可观察到的全部范围、甚至将庞大的未知领域考虑在内,都指向一个统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于新的高精仪器和理论,人们对于此前无法研究或是研究结果模糊的领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日前,CNMO了解到,研究人员发现地球内核并非传统认知的固态,而是由固态铁和流动的轻元素组成的超离子态,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上 。过去,受限于观测数据匮乏和极端高温高压环...
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何宇教授领导的联合研究小组发现,地球的内核不是普通的固体,而是由固体铁子晶格和液态轻元素组成,这也被称为超离子状态。在内核条件下,液态光元素在铁亚晶格中具有高度的扩散性。这项研究将于今天(2022年2月9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超离子状态是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