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科技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香港科技大学成立冯诺依曼研究院 推动AI跨学科创新

香港科技大学今日正式成立冯诺依曼研究院,以整合具身智能、生成式AI及超级计算技术为核心,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该研究院以计算机科学先驱约翰・冯・诺依曼命名,其开创性架构对现代AI算法影响深远。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研究院将助力"AI+"战略实施,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融合与应用...

南京大学与阿里云携手推进AI人才培养计划

南京大学与阿里云近日宣布启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合作计划,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思维的AI创新人才。依托阿里云在云计算和大模型领域的技术实力,以及南京大学在人工智能学科的优势,双方将共同设计前瞻性与应用性兼备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并研发跨学科融合的大模型实践课程,助力南京大学"1+X+Y"三层次人工智...

树兰医疗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树兰医疗是一家由院士团队发起创办的新型医疗集团,聚合健康医疗服务、医学教育、临床科研、产业科技、信息技术、投资孵化等六大板块。引入高端医疗资源,提供"三高四化三满意"医疗服务,助力国家医改,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需求。目前旗下医疗机构包括: 树兰(杭州)医院、树兰(安吉)医院,树兰良渚国际医学...

科学家团队设计桌面演示 展示实验室中的连续引力波

一个由OzGrav科学家组成的团队,跨越多个机构和学科,设计了一个带有数据分析实例的桌面演示,以解释引力波搜索和信号处理技术。该演示可作为物理学和工程学本科生实验室的教学工具,并在《美国物理学杂志》上发表。该项目的主要作者James Gardner(他在项目期间是墨尔本大学的OzGrav本科生,现在是澳大利...

生命是如何开始的?是如何从非生物起源的化合物中诞生?

在40多亿年前的地球早期,由于受到小行星或微行星的撞击,可能形成了短暂的还原性大气层,大气被富含甲烷和有机物的防紫外线烟雾染成橙色,与土卫六的大气相似。高浓度的溶解铁可能使海洋呈现出绿色(冥古宙海洋的空间范围和持续时间尚不清楚,但其存在得到了锆石颗粒氧同位素数据的支持)。热点火山作用、...

2021年“科学探索奖”名单揭晓:8位女获奖人创纪录,88年科学家上榜

9月13日,第三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50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其中包括8位女性科学家。他们每人将在未来5年内获得腾讯基金会总计300万元奖金,用途可自由支配。与过往两届100人获奖名单相比,本届面孔更为多元,既有国家级重要奖项获得者,也有多人从未获过任何知名奖项;性别分布变化明显,女性...

迎接绿色转型 中国绿色创新夏季学院项目今日正式结业

8月20日,第六期中国绿色创新夏季学院项目(SICGI)于今日正式结业。中国绿色创新夏季学院项目旨在培养新一代具有环保和创新意识的青年领袖,以满足中国绿色转型的需要。自2016年成立以来,该项目共招募了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的几百名学生,在中国各地进行调研、做项目和实习。中国绿色创新夏季学院项目(SIC...

博彦科技与复旦大学产学研合作成果 获中国产学研领域最高荣誉表彰

近日,博彦科技全资子公司博彦泓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彦泓智")联合复旦大学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及多家企业联合申报成果"神经感知与智能计算技术及产学研合作创新应用",获中国产学研界协同创新最高荣誉奖励--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中文科技新闻最新IT资讯本次获奖的合作创新成果来自...

你知道吗?舱外航天服是这样设计出来的

7月4日上午10时,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出舱,这是13年后我国航天员第二次执行出舱任务。航天员刘伯明站上机械臂,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全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简称“舱外服”)也首次亮相。舱外服的设计经历了多长时间?背后又有哪些故事?记者就此专访了参与舱外服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