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科技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中外科学家联手绘制更清晰银河磁场图谱

近日,清华大学联合多国天文学家,借助中国天眼FAST与南非MeerKAT阵列望远镜,对银河系球状星团展开高精度观测。研究提供了最全的球状星团磁场梯度和电离气体上限测量,为理解星团演化及银河系磁场带来新视角。球状星团作为银河系中最古老的天体之一,其内部脉冲星发出的规律电磁信号携带了星际物质和磁场...

中国天眼联手南非望远镜刷新星团观测极限

近日,清华大学联合多国天文学家,借助中国天眼FAST与南非MeerKAT阵列望远镜,对银河系球状星团进行高精度观测。研究提供了最全的磁场梯度和电离气体测量数据,绘制出更清晰的银河磁场图谱。未来,双方还将合作追踪脉冲星、研究星际湍流及探索地外文明信号,为理解星团演化提供新视角。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

我国科学家利用FAST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5月23日,我国科学家利用FAST射电望远镜发现一颗罕见的毫秒脉冲星。该脉冲星与伴星相互绕转,约六分之一时间被遮挡。这类双星系统极为稀有,对研究恒星演化及银河系引力波源意义重大。研究成果今日在《科学》期刊发表。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中国天眼发现罕见毫秒脉冲双星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韩金林研究员团队利用 FAST(中国天眼)发现了一颗独特的毫秒脉冲星。这颗脉冲星自转周期仅为10.55毫秒,位于一个半径仅50万公里的致密轨道中,与伴星每3.6小时相互绕转一次。研究显示,其伴星可能是一颗被剥离外层气体的氦星,质量接近太阳,但轨道空间极小,难以容纳普通恒星。这...

中国科学家利用FAST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5月23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韩金林研究员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一颗罕见毫秒脉冲星。该脉冲星与伴星以3.6小时周期绕转,并有六分之一时间被伴星遮挡形成掩食现象。这一成果对恒星演化、致密星吸积物理及引力波源研究意义重大,今日发表于《科学》期刊。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

成果大爆发!中国“天眼”FAST已发现740余颗新脉冲星

自启用以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发现的脉冲星数量不断增加。2月15日,CNMO了解到,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740余颗新脉冲星。"中国天眼"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介绍,近年来,"中国天眼"在快速射电暴起源与物理机制、中性氢宇...

NASA费米太空望远镜寻找来自怪物黑洞的引力波

费米检测伽马射线,这是能量最高的光形式。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检查了十多年来从脉冲星(快速旋转的恒星核心,作为超新星爆炸)收集的费米数据。他们寻找来自这些脉冲星的伽马射线到达时间的轻微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光线在到达地球的途中经过引力波而造成的。但是他们没有发现任何变化。虽然没有检测...

科学家提出一个可能解开黑洞之谜及暗物质性质的理论

另外,暗物质的性质还可能被他们的理论所解决。观测结果显示,超大质量黑洞可能已经在早期宇宙中形成。根据我们目前对黑洞如何形成的理解不会有足够的时间来发生这种情况。无论是吸积还是星系碰撞都不能解释原始的超大质量黑洞。对此,理论物理学家Hooman Davoudiasl、Peter Denton和Julia Gehrlein开发...

天文学家观察到由一颗脉冲星释放出的巨大物质和反物质光束

凭借其巨大的规模,该光束可能有助于解释整个银河系中令人惊讶的大量正电子,即跟电子相对应的反物质。天文学家在2020年首次发现了这个光束或者说是丝状物,但他们不知道它的全长,因为它延伸到了钱德拉探测器的边缘。同一对研究人员在2021年2月和11月进行的新钱德拉观测显示,该丝状物的长度约是最初看到...

中国天眼FAST重大发现 为快速射电暴起源研究提供关键观测证据

该论文创新性地利用偏振频率演化关系研究快速射电暴周边环境,首次提出了能够解释重复快速射电暴偏振频率演化的统一机制,为区分重复快速射电暴起源的众多理论模型提供了关键观测证据。之江实验室智能计算平台研究中心研究专家冯毅为该论文的唯一第一作者。之江实验室计算天文首席科学家李菂研究员为该...

科学家在最可预测的脉冲星中发现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这些恒星不产生太多的可见光,但从它们的磁极,它们会发出令人惊讶的明亮的无线电波束。如果科学家们幸运的话,随着恒星的旋转,这些电波束会冲到地球上,他们就能观察到"脉冲"。虽然大多数脉冲星在大约一秒钟内旋转,但这些恒星中有一个子类,只在几千分之一秒内旋转--它们被称为"毫秒"脉冲星。观测来自这...

神秘的快速射电暴是天文学家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近的FRB

自从十五年前探测到第一个事件以来,我们的仪器和专用阵列的改进导致了更多的探测。 在另一个里程碑中,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最近对位于螺旋星系Messier 81(M81)中的一个重复的FRB进行了高精度的测量--这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近的FRB。该小组的发现有助于解决有关这一神秘现象的一些问题,同时也提出了...

天文学家可能利用脉冲星来检测合并的超大质量黑洞

现在,我们的引力波探测器只对短暂而强烈的脉冲敏感,这些脉冲标志着相对较小的黑洞和中子星的合并。然而,当巨型黑洞合并时,这个过程需要如此之长的时间并产生如此低频率的引力波,以至于我们无法在数据中发现它。最近一项由鲍里斯·冈察洛夫博士和瑞安·香农教授领导的研究正在尝试一种不同的策略: 他...

神秘宇宙信号登上《自然》 天文学家:这种现象前所未见

研究团队利用位于西澳大利亚的默奇森宽场阵列(MWA)观察到的,是一个时而明亮,时而暗淡的信号源: 在持续30~60秒的爆发期,剧烈释放的能量让它成为同波段最明亮的射电源之一;随后天体陷入超过17分钟的沉寂,直至再次爆发。整个爆发周期的时长约为18分钟。在2018年1月至3月间,这个信号源不时地闪烁--MWA先...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约500颗!未来或对中小学生开放

日前,中国科学院举行表示,中国天眼FAST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学成果。截至目前,FAST共发现脉冲星约500颗,成为自其运行以来世界上发现脉冲星效率最高的设备。中国天眼FAST发现脉冲星约500颗据悉,科学家们采用原创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利用"中国天眼"首次获得原恒星核包层中的高置信度的塞曼效应测量...

今晨财经必读(2021.12.16)

早新闻- 大事一览|要闻|1、国务院新闻办15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实体经济稳中有升。详情>>>2、国务院 常务会议决定,从2022年起,将普惠小微信 用贷款纳入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计划管理,原来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信 用贷款的4000亿元再贷款额度可以滚动使用,必要时可再进一步...

天文学家可能在另一个星系发现了一颗行星

利用欧空局的XMM-牛顿太空望远镜和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空间望远镜,天文学家在寻找银河系以外的行星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访问: 阿里云11.11上云狂欢节活动大厅在另一个星系中发现一颗行星是很难的,即使天文学家知道它们可能存在,但到目前为止,银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还没有被证实。因为来自另一个星...

中国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启动:寻找暗能量、引力本质、地外文明

8月31日,中国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启动大会在京召开,国家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宣读了《成立平方公里阵列天文台公约》批准书。据悉,SKA是由大量小单元天线构成绵延至上千公里的综合孔径阵列,采用革命性设计,集大视场、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宽频率范围等卓越性能于一身,将颠覆射电天文学的传统研究...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互联网大佬言论盘点

7月8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1)在上海世博中心正式开幕,大会以"智联世界,众智成城"的主题展开,围绕"AI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方向,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的前沿进展,广泛传递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理念与价值,推动相关治理和规范形成全球共识。今年大会主要由"会议论坛、展览展示、竞赛评奖...

腾讯将和国家天文台联合启动“探星计划”

7月8日,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腾讯将和国家天文台联合启动“探星计划”,将AI技术用于寻找脉冲星,探索宇宙。此次双方联合启动的“探星计划”,将基于腾讯优图实验室领先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腾讯云领先的计算能力,用“云+AI&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