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30MW级纯氢燃机示范工程在内蒙古启动 我国氢能发电实现关键突破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月8日宣布,全球首个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氢储能示范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由明阳氢燃与深圳能源合作推进,集成风电、光伏、制氢、储氢及燃氢发电全链条技术,制氢能力达48000Nm³/h,配套12台储氢球罐,下游连接年产15万吨绿氨装置,构建"电-氢-电"零碳循环模式。...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月8日宣布,全球首个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氢储能示范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由明阳氢燃与深圳能源合作推进,集成风电、光伏、制氢、储氢及燃氢发电全链条技术,制氢能力达48000Nm³/h,配套12台储氢球罐,下游连接年产15万吨绿氨装置,构建"电-氢-电"零碳循环模式。...
2025年8月1日,上海市启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修复57.18公里岸线。项目覆盖崇明岛南沿、杭州湾北岸西段及大金山岛等区域,修复总面积达182.73公顷。工程旨在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打造长江河口海域"和美海岛"示范工程及杭州湾北岸生态廊道。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
吉林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示范项目近日成功产出首批绿色甲醇,首期年产达5万吨,填补了国内规模化连续生产技术空白。该项目为全国首个绿氢耦合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工程,依托当地风光与生物质资源,实现风能与生物质能高效协同利用。产品将作为船用燃料出口海外,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传统工艺减少...
今日早盘,核电板块表现活跃,中核科技涨停,常辅股份、科泰电源、中广核技等股涨幅靠前。此前我国'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生产'第一桶铀',标志着天然铀产能取得突破,将提升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7月12日,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成功生产出"第一桶铀",标志着我国天然铀生产实现重大突破。该项目是当前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天然铀生产基地,具备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等特点,将有力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自主可控。免...
中控技术近日成功中标陕煤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将为该项目提供全厂集散控制系统(DCS)与安全仪表系统(SIS)框架,中标金额达1.31亿元。该项目作为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的重要示范工程,标志着中控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此次合作将助力陕煤集团提升生产智能...
6月17日电 ,兰石重装获得新疆油田碳捕集项目8台关键设备订单。该项目位于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是中国石油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示范工程,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煤电+CCUS"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包括264万千瓦光伏、2×66万千瓦燃煤机组调峰系统及10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装置,旨在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6月14日,原集微宣布其二维半导体工程化验证示范工艺线正式启动。上海市科委先进材料技术处处长方浩表示,二维半导体是后摩尔时代的关键技术,上海将通过公共平台建设与产业园区打造等方式支持其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促进技术产业化进程。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
9日,交通运输部透露,我国已完成超过500公里公路干线通道的智慧扩容,作为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域。此举旨在提升公路通行能力与智能化水平,为未来交通发展奠定基础。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盐穴储氢库示范工程'和'百万方级储氢示范工程'授牌仪式在河南叶县举行。该工程由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建设,利用当地6.62平方公里盐田资源,目前已开采卤井13组,累计采盐超2000万吨,年形成物理容积超100万立方米。示范工程于2024年11月开工,计划储存150万立方米氢气,标志着我国盐穴资源利用迈出重要...
5月19日,华恒生物宣布计划投资3.2亿元,用于建设"人工智能精准发酵及蛋白质工程共享示范项目"。该项目将结合AI技术与生物发酵工艺,推动蛋白质工程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助力行业实现智能化升级。项目建成后,有望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能耗,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
5月7日,我国先进核电基地--华能石岛湾核电基地扩建一期工程2号机组正式开工,标志着项目步入全面建设阶段。该基地目前已运行一座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扩建的2号机组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技术,单机容量达120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100亿千瓦时。作为我国首个同时应用自主三代、四代核电技...
5月7日,华能石岛湾核电基地扩建一期工程2号机组开工,标志着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该基地在运一座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扩建的2号机组采用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技术,单机容量12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00亿千瓦时。作为我国首个同时应用自主三代、四代核电技术的大型基地,扩建一期工程包括1号和2号机组...
近日,中国电建设计承建的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江苏南通如东县,利用滩涂4387.5亩,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年均上网电量达46293.4万千瓦时。项目集光伏、储能、制氢加氢于一体,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光氢储一体化及首个生态治理型滩涂光伏示范工程,为绿色能源发展提供新样板...
5月3日电 ,中国电建设计承建的国内规模最大"光氢储一体化"海上光伏示范项目在江苏如东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利用4387.5亩滩涂,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年均上网电量约4.6亿千瓦时,配套储能和制氢设施,是国内首个生态治理型滩涂光伏示范工程。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4月16日,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小型堆主泵在海南昌江示范工程现场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这一国际原子能机构认证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进入系统安装关键阶段。作为核反应堆的"心脏",该主泵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稳定运行,通过冷却剂循环将堆芯热量转化为发电动力。"玲龙一号"具...
重庆地铁24号线项目站后工程近日实现全线顺利移交,为后续"轨通""电通"及通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重庆首条全自动驾驶线路,同时也是首个采用云化物联网融合平台的轨道交通项目,24号线全长约18.9千米,途经11座车站,连接巴南区与南岸区。该线路不仅是城轨绿智融合关键技术的示范工程,还承载着推动市...
据"中油工程"消息,由工程建设公司西南分公司总承包的卧龙河气田茅口组气藏CCUS-EGR先导试验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国内首套低压、中低浓度碳捕集装置已调试合格。该项目是我国首个将天然气净化厂尾气碳捕集与回注驱气相结合的示范工程,采用化学吸收法年捕集二氧化碳约2.65万吨,可提高气藏采收率...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气化灰渣循环流化床焚烧技术,近日在新疆石河子市49万吨/年示范工程中实现连续稳定运行80天。该装置为目前全球单套处置规模最大的气化灰渣焚烧炉,年处理能力达49万吨,联产蒸汽130万吨,焚烧后灰渣可转化为水泥原料,资源化利用率显著提升。我国每年产生超7000万吨...
据中国华能官微,3月18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济南签署《共同组织实施"核动未来"科技示范工程的框架协议》。三方将通过开展多领域多用途应用示范的方式,共同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核能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创新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