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新能发布超20亿元核聚变采购项目
2025年11月17日,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发布核聚变采购项目,总金额超20亿元。项目在安徽实施,涉及BEST离子回旋波源系统、低温系统关键部件、屏蔽包层系统不锈钢及高硼钢屏蔽块等设备采购。BEST为EAST装置的后续项目,由中科院等离子体所主导设计,聚变新能负责运营。此次采购旨在推进核聚变实验装置建...
2025年11月17日,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发布核聚变采购项目,总金额超20亿元。项目在安徽实施,涉及BEST离子回旋波源系统、低温系统关键部件、屏蔽包层系统不锈钢及高硼钢屏蔽块等设备采购。BEST为EAST装置的后续项目,由中科院等离子体所主导设计,聚变新能负责运营。此次采购旨在推进核聚变实验装置建...
2025年11月1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启动四个核聚变相关项目招标,总金额达13.45亿元。项目涵盖氚提取、燃料循环、安全防护等关键系统,旨在推进聚变堆氚燃料自持与安全运行。此次招标标志着我国核聚变产业化进程加速,推动从实验验证向工程示范迈进。等离子体所长期承担ITER计划多项任务,并...
2025年10月31日,广大特材公告显示,公司已实现核聚变超导线圈铠甲用材料的批量化供应,并中标BEST线圈盒机加工项目。公司主要产品涵盖高端特钢、风电主轴及储能转子等,同时布局核电、军工、半导体芯片装备用超高纯不锈钢等领域。2025年上半年,其齿轮箱零部件项目产能释放,产销量大幅增长,并拓展至工业...
2025年11月4日,兰石重装发布澄清公告。针对市场将其列为"可控核聚变概念股",公司核实后表示,目前仅有微通道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有应用,相关产品营收占公司当年总营收比重不足0.1%,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极小。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理性决策。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
2025年11月4日,英杰电气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可为可控核聚变领域提供全方位关键电源配套服务。服务涵盖磁场电源、辅助加热电源、控制系统电源及辅助系统电源等核心模块。此举表明公司在高端电源技术领域持续拓展应用方向,助力国家前沿能源科技发展。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
近日,核聚变辅助加热系统供应商曦融兆波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由鼎晖百孚领投,龙芯创投、毅达资本及上海某国资机构共同参与。作为专注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领域的企业,曦融兆波致力于为核聚变能源开发提供关键技术支持。此次融资将助力企业进一步推进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为我...
2025年10月29日,江苏神通披露,公司已获得应用于核聚变科学装置的特种阀门小批量订单。该公司作为国内核电阀门主要供应商,长期参与核能装备研发,近期在机构电话调研中表示,正持续投入力量研制适用于核聚变等前沿核能技术的特种阀门。此次订单标志着其在核聚变领域的研发成果进入初步应用阶段。产品主...
2025年10月29日,华菱线缆与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举行座谈,共商可控核聚变技术产业化路径。此次交流在安徽合肥举行,双方围绕产学研协同、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用线缆配套等议题展开讨论。华菱线缆拥有核级电缆产品,并正参与极端环境下聚变用线缆研发,技术方向与中科院等离子体所高度契合。此次会谈...
美国能源部近日公布核聚变能源发展路线图,计划通过公私合作在2030年代中期实现商业化聚变发电入网。这份战略文件将人工智能定位为"改变聚变能源格局的变革性工具",同时指出数据中心激增的电力需求正加速清洁能源创新。尽管路线图设定了明确时间表,但实施路径仍面临技术突破、资金缺口等核...
谷歌近日宣布与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能源公司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核聚变能源发展。核聚变需在超过一亿摄氏度的高温下稳定约束等离子体,DeepMind凭借深度强化学习技术,已实现在托卡马克装置中控制等离子体形态,并开发了开源模拟器TORAX。CFS公司正在建造紧凑型托卡马克装置SPARC,目...
10月14日,法尔胜(000890.SZ)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累计偏离21.14%。经核实,公司主营业务为金属制品与环保业务,目前不涉及"可控核聚变"相关业务,亦未开展相关研发及投入。法尔胜提醒投资者理性决策,注意投资风险。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岩超聚能近日宣布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由A股上市公司岩山科技及岩山投资联合领投。公司聚焦AI驱动的核聚变能源与超导应用开发,选择先进超导仿星器作为核心技术路线。本轮融资将重点投入团队建设、仿星器原型超导磁体线圈研发,并推进三维线圈产线与商业超导磁体产线搭建。依托顶尖超导磁体技术,岩超...
10月13日,四连板个股合锻智能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公司明确表示,主营业务为高端成形机床和智能光电分选设备,尽管市场关注核聚变概念,但公司目前未取得相关业务收入。此次公告旨在向投资者提示概念炒作风险,避免因市场误读导致股价异常波动。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
2025年10月13日,南方泵业在互动平台回应称,公司目前产品尚未应用于可控核聚变领域。该公司表示,其泵类产品主要服务于民用和工业领域,暂未涉及可控核聚变相关项目。此次声明旨在澄清市场对公司技术应用范围的误解。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10月13日,楚江新材在互动平台披露,其子公司顶立科技已具备为核聚变第一壁材料制造提供钨合金超高温烧结装备的能力,并可配套提供钎焊焊料非晶合金及工艺支持,产品已向相关单位供货。此举表明公司积极布局核聚变领域,未来将持续加大资源投入,推动技术落地与产业化发展。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
2025年10月10日,核聚变指数创下历史新高,自去年"9·24"行情以来累计涨幅达116.67%,年内涨幅81.61%。在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推动下,可控核聚变正吸引资本市场高度关注。多位基金经理认为,该领域有望成为人类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市场空间或达千万亿元。尽管当前相关上市公司核聚变业务占比较小,但未来成长...
2025年10月10日,中泰股份在互动平台透露,其深冷技术及装置已应用于国内外可控核聚变相关项目。公司长期关注该领域发展,与多家高校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并积极与国内可控核聚变项目方进行技术交流。中泰股份致力于拓展深冷装备在核聚变低温系统中的应用,寻求更多参与机会。此举彰显其在高端能源技术领域...
2025年10月1日,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进展。装置主机核心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完成精准安装,标志着主体工程进入新阶段。该突破为后续聚变能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该装置总装工作于今年5月在安徽合肥启动,涉及超导磁体系统、杜瓦等核心部件的精确安装。现场装配部件达数万件,总重约6000吨,展现了中国在核聚变能源领域的重大技术进展。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民生证券发布研报指出,中国可控核聚变正加速迈向商业化。近年来,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积极进入聚变能源领域,推动磁约束与惯性约束技术发展。磁约束主要采用托卡马克、仿星器和FRC装置,惯性约束则以Z箍缩和激光型为主。随着产业落地进程提速,该行建议持续关注核聚变领域的政策与技术催化因素。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