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科技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哈勃望远镜35周年:发布鹰状星云壮观新图像

为庆祝哈勃太空望远镜服役35周年,NASA与ESA联合发布了鹰状星云的最新图像。这片被称为"宇宙气体与尘埃尖塔"的区域,上次拍摄已是20年前。新图像显示,这座"尖塔"高度达9.5光年,是年轻恒星的"孕育所"。橙蓝交织的色彩源于氢气与尘埃的相互作用,而其形态酷似猛禽翅膀,因此得名"鹰状星云"。尽管詹姆斯·韦...

我国成功攻克纳米级高精度微位移促动器技术难题

日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基于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成功研发出纳米级高精度微位移促动器,解决了这一领域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作为LAMOST主动光学系统的关键器件,该促动器的国产化突破,不仅提升了望远镜运行的稳定性,还为我国建设10米级大口径拼接镜面望远镜奠定了基础。自20世...

中国科学家首次从太空传回完整月亮X射线图像

今日上午,我国"爱因斯坦探针"空间X射线天文台,也在中秋佳节期间从太空传回月亮的X射线照片,可以欣赏到在X光波段里不一样的月亮,这些图像是由EP卫星上的"风行天"X射线望远镜(FXT)获得的,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用自己研发的空间望远镜观测得到完整月亮的X光图像。

成果大爆发!中国“天眼”FAST已发现740余颗新脉冲星

自启用以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发现的脉冲星数量不断增加。2月15日,CNMO了解到,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740余颗新脉冲星。"中国天眼"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介绍,近年来,"中国天眼"在快速射电暴起源与物理机制、中性氢宇...

真有外星人?“中国天眼”搜寻地外文明发现可疑信号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搜寻地外文明上被寄予了厚望。不久前,FAST也正式开启了地外文明搜索的工作,寻找来自宇宙深处高智慧生命的信号。6月14日,CNMO了解到,"中国天眼"在启动对地外文明的搜索后,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天眼"日前,...

天王星与海王星——太阳系的冰巨人、地球的守护者

[太阳系最远的行星为什么这么大]天王星与海王星是太阳系内最远的行星,距离太阳大约有20亿到30亿英里远。它们是太阳系外围的哨兵。大多数人对于这两颗冰巨行星关注度很少,甚至认为它们与我们毫无关联。它们的知名度甚至还不如它们的小弟弟--那颗自带"爱心"的矮行星"冥王星"。然而对于行星天文学家来说...

哈勃确认迄今最大彗星!重500万亿吨直径129千米

彗星是宇宙里的一种奇妙天体,说到彗星大家一般都会想到彗星撞地球。其实,它是指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和普通的天体一样,彗星存在自己的运行轨道。但由于其独特的彗星尾,在经过地球时,会产生光亮,而被许多天文爱好者所关注,并且因为其形状像扫帚,所以也被许多人...

NASA哈勃捕捉到一颗来自宇宙黎明的超大质量黑洞

而令科学家们惊讶的是,根据周三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论文,NASA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在不知不觉中抓住了这样一个蹒跚学步的黑洞。它的生日是大爆炸后的7.5亿年,被称作GNz7q。多年来,尽管这个快速成长、即将成为超大质量的黑洞生活在天空中研究得最好的区域之一,这个区域被大天文台起源深勘-北方所覆盖,...

斯皮策拍摄到“太空蝴蝶”:实际上是数百颗“婴儿”恒星的“托儿所”

形成W40"翅膀"的物质是从一个密集的恒星群中喷射出来的,这个恒星群位于图片中的"翅膀"之间。这些恒星中最热、质量最大的是W40 IRS 1a,位于星团的中心附近。W40距离太阳大约1400光年,与著名的猎户座星云的距离差不多,尽管两者在天空中相差近180度。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于2003年8月25日发射,其目标...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距地17000光年的地方发现一颗木星双胞胎

这个系外行星系统的距离是开普勒以前看到的任何行星的两倍,开普勒在2018年停止运行之前发现了超过2700颗确认的行星。据悉,该系统是利用引力微透镜发现的,这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一个预测,也是第一个以这种方式从太空发现的行星。这项研究的论文已提交给《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

NASA费米太空望远镜寻找来自怪物黑洞的引力波

费米检测伽马射线,这是能量最高的光形式。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检查了十多年来从脉冲星(快速旋转的恒星核心,作为超新星爆炸)收集的费米数据。他们寻找来自这些脉冲星的伽马射线到达时间的轻微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光线在到达地球的途中经过引力波而造成的。但是他们没有发现任何变化。虽然没有检测...

Ax-1成员尝试在太空中制作望远镜流体透镜:体积更大功能更强

这次实验名为"流体望远镜实验"(简称FLUTE),旨在研究使用流体材料制作太空望远镜的透镜,该项目可以在材料被发射后在太空中完成。如果这项技术被证明是可行的,太空望远镜的体积将会比目前使用的同类设备大得多。这对天文学家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望远镜体积越大,功能就越强。更大的望远镜可以收集更多的光...

大麦哲伦望远镜:到目前为止所知道的一切

大麦哲伦望远镜属于"极端巨大望远镜计划"(Extremely Large Telescope,ELT),将在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世界上最干燥的非极地沙漠)中建造。预定的建造地点是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的一部分,这是一个由建筑物和仪器组成的偏远集合。望远镜场地的硬岩施工于2018年8月开始,并在2022年3月完成。建成后,大麦哲伦...

哈勃太空望远镜传回螺旋星系M91最新画面

虽然 M91 突出的条形结构使其成为一幅壮观的银河系画卷,但它也隐藏着一个天文上的怪异现象。和我们自己的星系一样,M91 的中心也有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2009 年的一项研究利用哈勃档案数据发现,这个中心黑洞的重量是太阳的 960 万到 3800 万倍。虽然存档的哈勃数据让天文学家能够称出 M91 中央黑洞的...

浅谈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对恒星及行星如何形成的冷静看法

NASA詹姆斯-韦伯望远镜近红外仪器的多仪器光学系统对准工作的持续成功使得调试小组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寒冷上,我们仔细监测中红外仪器(MIRI)的冷却,从而使其最终工作温度低于7开尔文(-266摄氏度)。在这个缓慢的冷却过程中,我们正在继续进行其他活动--包括监测近红外仪器。随着MIRI的冷却,天文台的其他主...

韦伯太空望远镜的中红外仪器冷却工作继续进行

出于需要,MIRI的探测器是用一种特殊配方的掺砷硅(Si: As)制造的,它需要在低于7开尔文的温度下才能正常工作。这个温度仅靠被动方式是不可能的,因此韦伯携带了一个"低温冷却器",专门用于冷却MIRI的探测器。在过去的几周里,低温冷却器一直在使冷氦气体循环经过MIRI光学台,这将有助于将其冷却...

天文学家在开普勒望远镜旧数据中发现木星的“双胞胎”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新研究,利用开普勒数据发现了一颗以前未知的行星,它被认为是气态巨行星木星的"双胞胎"。事实证明,有些行星可以和其他行星长得一模一样,甚至在各自的太阳系中占据相同的轨道,无论它们在太空真空中形成的距离有多远。这颗新发现的行星是在距离地球17000光年的地方发现的,这...

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一个蛇形的螺旋星系:NGC 5921

大约有一半的螺旋星系被认为含有棒状结构,这些棒结构通过促进恒星的形成和影响恒星和星际气体的运动来影响其母星系。拥有蛇形旋臂的NGC 5921星系位于天体北半球的蛇夫座,蛇夫座是88个现代星座中唯一一个由两个互不相连的区域组成的星座--蛇夫座Caput和蛇夫座Cauda。这两个区域--其名称的意思分别是蛇...

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又一里程碑:完成首次多仪器对接

由于之前的对准工作非常得精确,以至于团队得出结论--在第七也是最后一个阶段之前没有必要对副镜进行额外的调整,这将涉及到MIRI在完全冷却之后。Ball Aerospace韦伯波前感应和控制科学家Chanda Walker说道: "作为一般规则,调试过程从粗调开始,然后进入细调。然而早期的副镜粗调非常成功,以至于第六阶...

咋回事?哈勃空间望远镜突然停止工作后进入安全模式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哈勃空间望远镜在有效载荷计算机突然停止工作后进入了安全模式。报道称,这种情况在专家的预见之内,哈勃望远镜上装有备用计算机,在故障计算机难以继续工作的情况下可以将其启动。然而,科学家连续2次尝试连接2个内存模块都以失败告终。哈勃望远镜上共装有4个内存模块。正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