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科技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NASA发布人类最近距离太阳图像 揭示日冕与太阳风奥秘

NASA近日公布了一组由"帕克"太阳探测器拍摄的最新图像,这是人类迄今距离太阳最近的观测成果。图像清晰呈现了太阳日冕结构及太阳风喷涌的动态过程,为研究太阳对太阳系的影响提供了关键数据。"帕克"探测器于2018年发射,旨在探索太阳日冕的加热机制及太阳风成因。去年12月,它抵达距太阳表面约380万英里...

NASA旅行者探测器发现太阳系边缘存在高温“火墙”

美国宇航局(NASA)的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探测器在太阳系边缘发现了一道高温"火墙",这一屏障位于日球层顶,即太阳风与星际空间交汇的边界。科学家解释,太阳风在日球层顶与星际介质碰撞,形成压力平衡,导致太阳风反射并形成类似船舶航行时的弓形波。探测器测量显示,"火墙"温度高达3万至5万开尔文,但由于...

NASA MAVEN任务首次直接观测到火星大气“溅射”现象

美国宇航局(NASA)通过MAVEN任务,首次直接捕捉到火星大气的"溅射"过程。这一难以观测的现象,被认为是数十亿年前火星大气流失的关键原因。研究显示,太阳风中的高能粒子撞击火星大气,将中性原子和分子推向太空,导致液态水无法在火星表面稳定存在。此次观测利用太阳风离子分析仪等三种仪器协同工作,发现"...

月球氦-3开采迈出关键一步,助力清洁能源与量子计算发展

美国私人公司Interlune在月球氦-3开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公司成功研发出从月壤中提取氦-3的技术,并签署两份销售协议。氦-3是一种非放射性氦同位素,在地球上极为稀少,但在月球上因太阳风长期作用而富集于月壤中。Interlune开发的月球土壤挖掘机原型每小时可处理100公吨月壤,并通过专为月球设计的气...

太阳风持续补充月球水资源,未来探索任务或受益

最新研究表明,太阳风可能正在不断补充月球表面的水资源,为未来月球探索任务提供潜在的水源支持。由于月球缺乏地球般的磁场保护,其表面长期暴露在太阳风的高能粒子轰击下,这些粒子主要由氢离子组成。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太阳风中的氢原子与月球风化层中的氧结合,可形成...

NASA PUNCH任务成功捕获太阳日冕首批轨道图像

美国宇航局的PUNCH任务近日取得重大突破,成功从轨道上拍摄了太阳日冕的首批图像。PUNCH任务由西南研究所(SwRI)领导,于2025年3月发射进入地球极地轨道,旨在研究太阳日冕如何转变为太阳风,这一过程对太阳系环境有着深远影响。该任务由四颗手提箱大小的卫星组成,协同工作覆盖8000英里范围。其中一颗卫星...

帕克太阳探测器成功完成第二次近太阳飞掠任务

本周早些时候,NASA的帕克太阳探测器顺利完成第二次近距离飞掠太阳的任务。这艘汽车大小的探测器以每小时69.2万公里的速度,在距离太阳表面约610万公里范围内飞行,与此前创下的记录持平。此次飞掠中,探测器搭载的四台科学仪器收集了来自太阳日冕的太阳风数据,为研究太阳风及相关活动提供了宝贵资料。科...

“新视野号”即将穿越太阳系边缘,探索终端激波

2月20日,科技媒体Space报道,美国宇航局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在成功飞掠冥王星和柯伊伯带天体Arrokoth后,正准备穿越太阳系边缘的"终端激波"地带。2015年7月,"新视野号"近距离飞越冥王星,首次揭示了这颗遥远矮行星的神秘面纱,展示了富含氮、一氧化碳和甲烷冰的斯普特尼克平原。2019年1月1日,"新视野号"飞...

太阳冕洞喷流揭示太阳风起源之谜

科技媒体Scitechdaily报道,欧洲航天局的"太阳轨道飞行器"(Solar Orbiter)最新研究揭示,太阳冕洞中微小的"喷流"是产生快慢速太阳风的关键。这一发现解开了长期以来关于太阳能量如何驱动太阳风的谜题。太阳风是从太阳不断流出的带电粒子流,影响行星大气和地球空间天气。尽管科学家们数十年来进行了大量...

通过一粒月壤,我们“看清”月球上的风化作用

月壤颗粒表面形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提供"数十亿年来,月球表面遭受了强烈的太空风化作用,包括微陨石撞击、太阳风及银河宇宙射线的辐射。这些过程极大地改变了月球表面物质的形貌、结构和化学成分。"4月11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谷立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类似于地...

地球的双胞胎金星:曾经是天堂、现在是地狱

但是金星曾经不是这个样子的。46亿年前,数百颗新生行星开始围绕新生的太阳形成。在它们当中就有幼儿时期的地球与幼儿时期的金星。当它们在太阳周围疾驰时,不可避免会发生碰撞。行星的形成就像一场毁灭性的撞车大赛,在赛车比赛中,赛车绕着一条赛道疾驰,以不同的速度绕圈。对行星来说也是一样的,物质绕...

NASA的TRACERS任务通过关键任务审查 向发射推进

爱荷华大学的空间物理学家、该任务的主要研究人员Craig Kletzing教授说: "我们很高兴能通过这个重要的里程碑,离发射又近了一步。"这次审查,即关键决策点C,评估了任务的初步设计和计划,以便在其目标发射准备就绪前实现发射。随着审查的成功,TRACERS现在进入C阶段,其中包括任务的最终设计和两颗卫星的...

水星的神秘历史:竟然真的有水 而且还很多

2004年8月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了"信使"号水星探测飞船。2011年03月18日12时45分(UTC)进入水星轨道,成为首颗围绕水星运行的探测器。通过"信使"号水星探测飞船对水星长达几年的观测,水星逐渐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信使"号水星探测飞船传回的一张张高清照片,都让科学家们感到震惊。就好像科学家...

科学家在理解“日冕加热问题”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利用一台超级计算机,天体物理学家已经能够调和关于日冕极端热量的两个主要理论,并显示它们与美国宇航局(NASA)的帕克太阳探测器的观测结果完全吻合,这个小机器人最近成为第一个"触摸太阳"的航天器。他们的研究报告周四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使用太阳日冕一小块的六维模拟来分析粒子是如何被加...

谁在保护月球上的水冰?

月球上的沙克尔顿环形山,因太阳永远照不到此处,其中可能有冰。图片来源: 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这真的很令人兴奋。"未参加这项研究的美国宇航局前首席科学家Jim Green说,"它让这些地方变得更加让人着迷。"数百个极地陨石坑处于永久阴影中,这是因为月球对太阳的倾斜度很小,为1.5°,而地球为2...

太阳系的边缘到底在哪儿?答案让人挺沮丧的

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发生了爆炸性的增长,我们在银河系中发现了数十亿颗恒星,在宇宙中发现了数十亿个新的星系,我们也见识了黑洞喷射出宇宙喷流,看到了壮观的超新星……然而,天文学家们发现,我们对自己的太阳系世界却知之甚少。当我们研究宇宙时,我们就身处于太阳系,所以这是我们最应该了解的。但事实证明...

如何证明人类曾经真的登上月球?这四大科学证据了解下

人类登月主要发生在60世纪末到70年代初。如今在世的大多数人对这些里程碑式的事件都没有了印象,有些人甚至怀疑这些事件是否真的发生过。好在借助科学工具,我们不需要亲自登月便可找到证据,证明人类的的确确曾登上过月球。这些证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月球上的脚印在地球上,脚印一般留存不了太久。...

北大研究团队发现水星存在磁暴与环电流

磁暴是太阳风与磁层相互作用所引发的磁场扰动,是众多空间天气事件中最具危害性的一种。目前,土星、木星磁层中的数千到数十万电子伏特的捕获离子所组成的环电流的存在已在观测中得到证实。因此,与之相关的磁暴现象能否发生在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中其他行星的磁层,成为目前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之一。在太...

49颗星链卫星遭地磁暴,专家:损毁或祸起卫星推进策略

波多黎各民众2月7日凌晨观测到星链卫星再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罗冰显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截至2月12日,公开资料显示,本批次发射的星链卫星已有5颗确认坠毁,10余颗仍在轨运行,其余卫星情况还不明朗。"这些脱轨卫星与其他卫星碰撞的几率比较低,但说风险为'零'有些绝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HelioSwarm和MUSE任务将帮助NASA揭开太阳的秘密

"MUSE和HelioSwarm将为太阳大气和空间天气提供新的和更深入的见解",华盛顿NASA总部负责科学的副局长Thomas Zurbuchen说道,"这些任务不仅扩展了我们其他太阳物理学任务的科学内容--它们还为了解我们恒星的奥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方法。"MUSEMUSE任务将帮助科学家了解驱动太阳日冕加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