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二号探测器太阳翼展开如中国团扇 已飞行超300万公里
国家航天局今日公布了天问二号探测器最新传回的在轨飞行照片,展示了其圆形柔性太阳翼完全展开的姿态,形似中国传统团扇。该探测器于5月29日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目前已在轨运行超过8天,距离地球超300万公里,工况良好。为满足远距离探测的供电需求,天问二号特别配置了圆形柔性太阳翼,以支持其...
国家航天局今日公布了天问二号探测器最新传回的在轨飞行照片,展示了其圆形柔性太阳翼完全展开的姿态,形似中国传统团扇。该探测器于5月29日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目前已在轨运行超过8天,距离地球超300万公里,工况良好。为满足远距离探测的供电需求,天问二号特别配置了圆形柔性太阳翼,以支持其...
截至6月6日上午,天问二号探测器已在轨运行超过8天,与地球距离超过300万千米,设备工况良好。为满足在距离太阳约3.75亿千米的主带彗星探测供电需求,探测器配置了圆形柔性太阳翼。国家航天局已发布其成功展开的图片。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5月29日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通过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此次任务旨在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并采样返回。火箭飞行18分钟后,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太阳翼正常展开,标志着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2024年3月1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DRO-A/B卫星因上面级飞行异常未能进入预定轨道,被甩入远地点仅13.4万公里的"绝望轨道"。面对卫星疯狂翻滚、太阳翼严重受损的危机,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4岁的科研团队展开了一场持续123天、跨越850万公里的太空救援。通过交替使用发动机喷气稳定姿态、创新轨...
2023 年 7 月 23 日是我国成功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三周年的日子。在这三年里,天问一号实现了工程和科学两个领域的双丰收,超额完成了既定任务。着陆器与火星车合影。火星车行驶至着陆平台南向约 10 米处,释放安装在车底部的分离相机,之后火星车退至着陆平台附近。分离相机拍摄了火星车移动过程...
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近年来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也都有目共睹。7月24日14时22分22秒,作为中国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问天实验舱搭乘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继此前的天和核心舱外,天宫空间站的建设迎来了又一重大进展。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发射瞬间火箭升...
据官方数据,截至2022年5月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651天,距离地球2.4亿千米,"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347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921米。两器累计获取约940GB原始科学数据,运行正常。环火期间,"天问一号"携带的7台载荷全部开机,持续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上图是由高分辨率相机于2022年4月17日拍...
图1拍摄于2021年5月19日(着陆后第5火星日),火星车表面无沙尘覆盖。图2拍摄于2022年1月22日(着陆后第247火星日),火星车表面存在明显的沙尘覆盖。相比刚刚着陆时拍的照片,可以看出火星车表面已积累了一层薄薄的沙尘。中新网上海3月25日电 题: 火星北半球进入秋季 "祝融号"悄悄"睡觉"挡沙尘暴作者 郑莹...
图1 高分辨率相机拍摄"祝融号"巡视区影像"祝融号"火星车也从火星表面传回自拍照,相比刚刚着陆时拍的照片,可以看出火星车表面已积累了一层薄薄的沙尘。同时,通过火星车的遥测信息判断,太阳翼的发电效率受到一定影响,但能源仍然充足。为了应对沙尘覆盖,火星车太阳翼进行了特殊设计,可采取多种措施应对...
2021年5月15日,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祝融号"火星车成功实现火星着陆。其携带了光谱相机、气象测量仪、表面成分探测仪、雷达和磁场探测仪等六种科学探测仪器,可对火星的环境、物质进行勘探。截止2022年3月24日,祝融号火星车已在火星表面工作306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784米。据中国探月工程微信公众号消...
据中国的航天公众号消息,2022年元旦来临之际,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从遥远火星传回的一组精美图像,向全国人民报告"天问一号"平安,致以节日问候。据介绍,本组图像包含环绕器与火星合影、环绕器局部特写、火星北极冰盖、"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火面地貌等内容,展示环绕器、"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