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候中心:今冬将现拉尼娜状态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预计,2025年秋季后期将进入拉尼娜状态,并持续至2026年初。由于持续时间较短,形成典型拉尼娜事件的概率较低。在此状态下,今冬全国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降水总体偏少,空间上呈"北多南少"分布。南方地区发生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可能性较小。气温变化阶段性明显,冷...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预计,2025年秋季后期将进入拉尼娜状态,并持续至2026年初。由于持续时间较短,形成典型拉尼娜事件的概率较低。在此状态下,今冬全国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降水总体偏少,空间上呈"北多南少"分布。南方地区发生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可能性较小。气温变化阶段性明显,冷...
2025年10月2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同意东莞市开展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该中心将面向智能终端和新材料产业,提供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服务。此举旨在提升区域创新支撑能力,优化营商环境。项目建成后,东莞将成为广东省第7家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城市,全国此类中心总数达81家。免责声明...
2025年9月24日,应急管理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应急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全国新建城市消防站3538个,总数达1.15万个,较"十三五"同期增长44%。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规模增至近22万人,6个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基本建成,同时建成113支国家安全生产和18支国家工程救援专业队伍,社会应...
为推动我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批准筹建国家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当前,该产业面临计量标准缺乏、核心零部件测试难、高端设备检测能力不足等问题,亟需建立覆盖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和全寿命周期的计量测试服务,以提升国产设备的替代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免责声...
2025年9月1日,中联重科在互动平台透露,公司已建成一个国家A级、国际T3+级的超算中心。该中心现有GPU算力59P,可支持1000个机柜、1万台服务器及混合云算力弹性扩展,助力公司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主论坛上,国家超算互联网与七城算力中心完成互联互通接入仪式,标志着接入的骨干节点型算力中心突破30家,联合体成员数量超过200家,全国一体化算力调度网络加速成型。同期,中国移动发布算网大脑3.0体系,融合九天大模型,推动算力网络中枢向智能化演进,助力构建高效协同的数字基础设施...
8月23日,2025中国算力大会主论坛上举行算力互联互通接入仪式。太原、青岛、长沙、万达开等七地算力中心正式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此举使国家超算互联网骨干节点型算力中心突破30家,联合体成员数量超200家,一体化算网建设持续提速。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8月12日晚,欧洲航天局成功发射首颗第二代MetOp气象卫星MetOp-SG-A1,卫星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由阿丽亚娜6型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完成。该卫星搭载多种先进探测设备,包括红外大气探测仪、微波探测仪及"哨兵-5"光谱仪等。第二代MetOp计划将发射三对共六颗卫星,每对由A型和B型卫星组成,具备...
7月18日,人民财讯报道,今年入夏以来,北半球多国频现极端高温天气,中暑病例激增、农作物减产。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郑照军指出,高温热浪与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升温密切相关,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气候变化持续威胁人类健康与社会运行。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美东时间7月1日,SpaceX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欧洲新型气象卫星MTG-S1,并完成火箭海上回收。此次任务使用第9次飞行的B1085推进器,创下重复使用纪录。发射约35分钟后,MTG-S1卫星顺利进入地球静止轨道。该卫星将与2022年发射的MTG-I成像卫星协同工作,每15分钟扫描欧洲及北非地区,提升气象预报精度并...
在2025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中国气象局正式推出新一代一体化空间天气业务系统"风云太空"。该系统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发,采用"云+端"技术架构,集成数据处理、存储、分析及综合显示功能,实现监测预警能力的全面提升。"风云太空"系统涵盖太阳活动、行星际等五大空间区域监测,支持从实况到长期的五...
据报道,台风"杜苏芮"今天9时55分在晋江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多地将受台风影响。天眼查App显示,7月28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申请的"一种实现卫星前置调度机动观测台风的方法及系统"专利公布,该专利可实现卫星对台风的观测提前规划,从而机动灵活地观测台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