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发现中生代蝎化石“龙城热河蝎”,填补古生物研究空白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黄迪颖及其团队近日在辽宁朝阳热河生物群发现了一种距今约1.25亿年的蝎子化石,命名为"龙城热河蝎"。这是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中生代蝎化石,填补了我国蝎类化石演化链条的关键空白,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科学通报》。热河生物群以发现多种特异埋藏化石闻名,但节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黄迪颖及其团队近日在辽宁朝阳热河生物群发现了一种距今约1.25亿年的蝎子化石,命名为"龙城热河蝎"。这是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中生代蝎化石,填补了我国蝎类化石演化链条的关键空白,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科学通报》。热河生物群以发现多种特异埋藏化石闻名,但节肢...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也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为研究地质时期的动、植物生命史提供了证据。为了研究、了解过去的历史,科学家们都会对化石展开相关的研究调查。CNMO了解到,近日,中科院古脊椎所刘俊研究员等在《生物学快报》报道了在中国首次发现真钱伯兽化石的相关研究...
距今1.69亿年!重庆发现亚洲最古老剑龙化石来源: BBC撰文: Richard Fisher翻译: 任天三叶虫是一种外形类似潮虫的生物,长着球状的眼睛、细长的腿和类似鲎一样的头部。它们最早出现于寒武纪,最晚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结束时灭绝。如果它们现在还活着的话,或许会吓到不少人。在世界各地,人们都发现过三叶...
霸王龙,生存于6850万年至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恐龙灭绝事件前最后的肺鸟类恐龙种类之一,堪称地表"末代霸主"。对于霸王龙的身体构造,人们经常会由这么一个疑问: 霸王龙的手臂为何短得离谱?在《波兰古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中,古生物学家Kevin Padian(凯文·帕迪安)教授提出了一个新的假...
他认为,如果几只成年暴龙聚集在一个尸体上会怎样?你有一群巨大的头骨,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大的颚和牙齿,在你旁边撕咬和啃食肉和骨头。如果你那里的朋友认为你有点太靠近了怎么办?他们可能会通过切断你的手臂来警告你,因此,比较短的前肢可能是一个好处,否则严重的咬伤会导致感染、出血、休克和最终死亡...
另外,尽管以前的研究显示,霸王龙可以用这些手臂卧推400磅,但它们仍因为太短而无法用作武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研究人员对这个已经成为新晋古生物学家的经典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早期围绕霸王龙手臂的一些理论包括: 它是胸前的扣子以帮助雄性霸王龙在交配时将雌性霸王龙固定住,也可能是用来吸引配...
俊卿清水鱼(左)和刺猬安吉鱼生态复原图(杨定华绘)俊卿清水鱼化石照片与复原图(盖志琨摄、冯鸣娟绘)这是真盔甲鱼类在赣西北地区下红层中的首次发现,代表了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原始的真盔甲鱼类化石记录,相关研究不仅进一步厘清了早期真盔甲鱼类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丰富了对于盔甲鱼亚纲早期演化、辐射...
由于观察棘龙的解剖结构还不足以解开这个谜团,一群古生物学家在《自然》上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他们在其研究中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检查它们的骨骼密度。通过分析棘龙骨骼的密度并将其与其他动物如企鹅、河马和鳄鱼进行比较,研究小组发现,棘龙和它的近亲Baryonyx拥有密集的骨骼,这很可能使它们能将自己...
颌骨是从鳃弓演变而来的,鳃弓是鱼类中支持其鳃的一系列结构。2022年3月18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探讨了一个呼吸结构如何变成一个咬合结构。为此,位于布里斯托尔地球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收集了化石颌骨在早期进化过程中的形状数据,并建立了数学模型来描述它们的特征。这些模型使研究...
据悉,目前约有11,000种已知的蚱蜢。或许有一点会让人惊讶的是,并非所有的蚱蜢都吃草。事实上,它们在草原和其他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一系列重要作用--有些甚至是食肉动物。但对蚱蜢的生态重要性的分析并不直接,要想知道它们吃什么则需要对它们的内脏内容进行详细的研究或对它们在野外的进食方式进行艰苦而...
本次入选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河北地质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领衔完成。"十大进展"从26项提名成果中选出,进展涉及自新元古代到第四纪的多个地质年代。解答达尔文"讨厌之谜"被子植物在现今绝大多数陆...
图片来源: @编辑态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 生物科学》。据介绍,该研究解决了分子生物学家和形态学家对鳄鱼分类的争议,并为人类活动导致史前鳄鱼的绝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中国岭南地区,曾经生活过一些巨型的史前鳄鱼。这些鳄鱼体长超过6米,是当时生态环境中的顶级捕食者。公元9世纪...
它是新展览"三角龙: 恐龙的命运(Triceratops: Fate of the Dinosaurs)"的核心部分,该展览于3月12日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博物馆开幕。三角龙是最常被发现的恐龙化石之一,这要归功于它们的大型骨骼--尤其是那独特的可识别的头骨--很适合化石化处理。但即使在所有的竞争中,Horridus作为一个具有国际意义...
4000万到3400万年前的地理变化将这块大陆与它的两个邻近的大陆连接起来,为亚洲哺乳动物取代欧洲哺乳动物铺平了道路。一个由法国、美国和土耳其的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组成的团队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带领下发现了一个被遗忘的大陆的存在,他们将其称为Balkanatolia,今天它涵盖了今天的巴...
霸王龙是目前暴龙属中唯一被认可的物种,这可能有助于支持其代表。但是以前的研究发现,这些恐龙的骨骼有一些反复出现的变化,这可能表明已知的霸王龙标本实际上可能属于几个不同的,但密切相关的物种。例如,有些骨骼被发现在下颌前部的两侧只有一颗细长的门牙,而其他的则有两颗。有些恐龙的股骨相当粗壮...
大约6600万年前,所谓的Chicxulub陨石在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坠入地球,标志着恐龙的消亡和白垩纪的结束。这次大规模灭绝事件至今仍令科学家感到困惑,因为它是生命史上最具选择性的灭绝之一: 所有非鸟恐龙、翼龙、菊石类和大多数海洋爬行动物都消失了,而哺乳动物、鸟类、鳄鱼和海龟却幸存下来。来自...
来自那阳煤矿化石遗址的带有足迹的粪化石 (凯泽等, 2022; ORS Dragonfly Pro)2018年,邓涛和越南科学与技术院(VAST)研究团队在越南的那阳(Na Duong)遗址展开了野外工作。遗址位于越南北部谅山省的那阳煤矿,毗邻我国广西,地层属于那阳组。那阳始新世鳄踩在粪便上的复原图(张宗达)。始新世大约开始于56...
研究人员于2017年在国家地理学会资助的一次发掘中发现了这块化石。这种爬行动物生活在1.7亿年前,这使得它的保存状态更加引人注目。Dearc拥有良好的视力并且会以鱼为食。这块化石的牙齿上仍能显示出闪亮的珐琅质。来自爱丁堡大学的博士生Natalia Jagielska说道: "Dearc是一个奇妙的例子,它说明古生物...
考虑到人类很长时间才发现体型超长的管水母,许多人提出一个问题: 迄今还有多少巨型生物未发现?答案几乎是肯定的,科学家仍在探索地球的生命形式,而管水母仅是近几十年来人类发现的几种巨型生物之一,或许自然界还有更多潜在的秘密亟待发现。管水母生活在海面之下700-1000米深处,但科学家并不一定要潜入...
葡萄牙Cabo Espichel的古生物学家在2020年发现了Iberospinus natarioi恐龙的骨骼和牙齿,他们称这种恐龙应该生活在白垩纪早期。他们还在同一地点发现了鸟脚类、龟类、飞龙类和鱼类的遗骸。来自里斯本国立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和生物学家Octávio Mateus和Dario Estraviz-López在周三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