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助力就业 上半年吸纳208万人
2025年上半年,各地通过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项目,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推广相关方式,累计吸纳208万名低收入群众就近就业,同比增长32%;发放劳务报酬223亿元,同比增长34%。此举有效促进了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和增收。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上半年,各地通过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项目,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推广相关方式,累计吸纳208万名低收入群众就近就业,同比增长32%;发放劳务报酬223亿元,同比增长34%。此举有效促进了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和增收。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7月10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保障灵活就业人员权益、发展平台经济等方式带动就业增收,并科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举措还包括在重点工程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提升劳动力收入。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
2025年1-5月,全国农村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11.6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8万公里。同期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万公里,改造危桥1424座。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项目623个,吸纳农村劳动力1.3万人,发放报酬总额达1.2亿元。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今年1-4月,全国农村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5.1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约2万公里。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项目587个,吸纳农村劳动力1.2万人,有效助力乡村振兴与基础设施建设。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4月30日,重庆市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多措并举促进居民增收。措施包括科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与股份回购增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理财产品。同时,加大以工代赈力度,支持农民盘活闲置农房资源,并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此外,还将持续培育...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据调度,2023年,通过实施以工代赈政策,累计吸纳带动253.4万名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人均增收1.4万余元。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持之以恒抓好以工代赈各项工作,进一步拓展以工代赈政策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劳务报酬发放规模,向低收入群众提供更多"工"的机会,提升"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