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突破1亿立方米
2025年9月10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位于珠江口盆地的中国海油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该项目标志着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已走向成熟。此举将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9月10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位于珠江口盆地的中国海油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该项目标志着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已走向成熟。此举将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在光催化氢气异裂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实现常温条件下氢气的高效异裂,为加氢反应提供了新路径。氢气异裂是加氢反应中的关键步骤,传统方法需高温高压,能耗高且存在安全隐患。此次研究团队通过构建空间邻近的电子-空穴对,使氢气异裂在常温下高效进行。实验表明,该方...
人民财讯8月28日电 ,据卓创资讯,近期国内二氧化碳市场交投氛围平稳,多数地区稳价出货为主。河南、河北等地主力厂家停车检修,局部供应偏紧。截至8月27日,二氧化碳市场价格为312.7元/吨。后市来看,京津冀地区受重大事件影响,需求侧或有下降,预计价格继续下探;河南主力生产企业检修,或带动河南、山东等...
碳清除项目开发商Deep Sky近日宣布,其旗舰项目Deep Sky Alpha已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碳清除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该项目成功实现了从大气中直接捕获二氧化碳并完成封存,这是北美地区的首次。Deep Sky Alpha的启动不仅验证了技术可行性,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推进,...
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的1号火电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平均负荷率达90%,标志着全球首台660兆瓦超超临界"W"火焰锅炉机组具备商业运营条件。该机组采用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发电标准煤耗降至284.01克/千瓦时,年节约标煤12万吨。项目同步应用煤层气点...
7月15日,长华化学表示,其子公司'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一期工程正在有序建设中,预计2025年四季度建成投产。该项目包含8万吨/年二氧化碳聚醚和30万吨/年聚醚多元醇装置,建成后将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较大空间。项目采用分期建设模式,先建成部分将率先投产。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
7月10日,由东方汽轮机总承包的华电-东方电气木垒二氧化碳储能项目主厂房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这一全球最大二氧化碳储能示范项目取得关键进展。项目位于新疆昌吉州木垒县,配套风光基地建设,规划风电60万千瓦、光伏40万千瓦及100万千瓦时储能容量,采用非补燃式压缩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储能时长8小时,...
近日,农业农村部批准吉态来博(北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解脂耶氏酵母蛋白作为新饲料原料,并颁发证书。该技术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是我国首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此类饲料原料证书,标志着相关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迈出关键一步。此举将有助于缓解我国饲料蛋白资源短缺问题,保障粮食安全...
7月2日,吉态来博(北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解脂耶氏酵母蛋白获农业农村部批准作为新饲料原料。这是我国首张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生产的饲料原料新产品证书,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该技术标志着从实验室研究迈向产业化应用的关键一步。作为单一饲料原料,其推广应用有助于构建可持续、资源利...
6月30日,普门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收到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适用于医疗机构中对疣、痣、汗管瘤等疾病进行治疗,同时可通过扫描模式减轻中老年面部细小皱纹。设备通过汽化、碳化、凝固和照射等方式作用于人体组织,实现治疗效果。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
6月20日,新产业(300832)公告,公司收到广东省药监局颁发的二氧化碳测定试剂盒《医疗器械注册证》。该试剂盒采用PEPC酶法,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二氧化碳含量,作为体内酸碱平衡的评价指标。这一注册证的获得将助力相关医疗检测领域的发展。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
中船集团七一一所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套全流程船舶碳捕集系统,近日在14000TEU大型集装箱船上成功完成船对船液态二氧化碳接卸作业。此次与上港集团的合作,标志着中国率先构建了"二氧化碳捕集-液化存储-船对船接卸再利用"的完整生态闭环,为国际航运减排提供了"中国方案"。该系统实现了二氧化碳综合捕集率...
6月10日,由山东电建一公司承建的西藏开投安多县100MW光热+800MW光伏一体化项目光热电站正式开工。该项目位于海拔4650米的唐古拉高山区,不仅是西藏首个塔式光热示范项目,也将成为全球海拔最高的塔式光热电站。作为西藏"十四五"重点能源工程,项目配置80万平方米镜场及2万吨熔盐储热系统,预计2026年10月...
安徽工业大学曾杰教授团队与日本富山大学椿范立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直接合成对二甲苯,并创下单程时空收率的世界纪录。北京时间6月10日,该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对二甲苯是生产聚酯纤维等化工产品的关键原料...
6月9日,伊朗中部城市纳坦兹一家钢铁厂发生二氧化碳气瓶爆炸事故,导致1人死亡、7人受伤。目前,伤者已送医治疗,相关部门正调查事故原因。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中国电建EPC总承包的内蒙古能源乌拉特中旗150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日前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占地约400平方公里,装机容量达150万千瓦,配备150台单机容量10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并建设3座220千伏升压站,成为国内首个大规模应用10兆瓦机组的单体最大陆上风电项目。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预计达54.4亿千瓦时...
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首个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中广核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已全容量投运。该项目位于山东招远市莱州湾海域,总用海面积512.7公顷。项目团队克服了高盐雾、高湿度等海洋环境挑战,采用行业首创的"大跨度螺栓球钢网架+螺旋变径钢管桩"技术,打造了承载能力国内领先的"超级支架"。项...
5月22日,中国海油宣布,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珠江口盆地恩平15-1平台正式投用。该项目实现海上碳封存技术重大突破,为我国海洋碳减排提供新路径。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已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000天,累计向社会输送清洁电力超370亿度。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安全性和先进性再获验证。"华龙一号"是我国基于三十余年核电经验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其技术指标...
当地时间5月6日,欧洲议会批准欧盟针对乘用车和厢式货车的更宽松二氧化碳排放目标。新规定将给予欧洲汽车制造商更多时间合规,并减少潜在罚款,助力行业平稳过渡。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