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工硐室储气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创五项世界纪录
科技日报消息,世界最大人工硐室储气原位试验平台在湖南长沙成功完成储气密封循环试验,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该领域核心技术,为压缩空气储能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试验平台由中国能建数科集团建设运营,突破18兆帕世界最高压力等级,并通过"双168小时"连续运行验证,创下硐室规模、压力、压差、气体损失率及...
科技日报消息,世界最大人工硐室储气原位试验平台在湖南长沙成功完成储气密封循环试验,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该领域核心技术,为压缩空气储能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试验平台由中国能建数科集团建设运营,突破18兆帕世界最高压力等级,并通过"双168小时"连续运行验证,创下硐室规模、压力、压差、气体损失率及...
佳安智能近日宣布完成B+轮融资,这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机器人智能磨抛工作站及其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凭借自研的机器人力控系统和智能磨抛软件,结合不断丰富的工艺数据库,佳安智能成功攻克了包括叶片在内的各类复杂曲面零件自动化打磨的技术难题。此次融资将进一步助力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
5月23日,我国企业和高校创新团队成功攻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规模化生产难题。通过涂层革新技术,实现了平米级组件的稳定批量生产,推动该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这一成果于22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为清洁能源发展提供新路径。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日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基于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成功研发出纳米级高精度微位移促动器,解决了这一领域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作为LAMOST主动光学系统的关键器件,该促动器的国产化突破,不仅提升了望远镜运行的稳定性,还为我国建设10米级大口径拼接镜面望远镜奠定了基础。自20世...
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首台140kW氢燃料电池电堆正式下线,标志着其在氢能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电堆经过一年多的研发,成功攻克了一体化单电池及箱封技术等多项难题,实现了大功率燃料电池金属板电堆的技术突破。通过创新设计,电堆体积缩减30%,重量降低25%,同时功率密度突破7kW/L,显著提升了空间利...
中耐新材,一家专注于陶瓷纤维及相关复合材料研发生产的高科技企业,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优势资本独家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增加流动资金和提升产能。公司成功攻克了陶瓷纤维提纯、改性的难题,解决了工艺一致性、产品耐久性和稳定性等关键问题。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定制的智能生...
丰田汽车公司日前透露,有关能增加纯电动汽车(EV)续航里程的"全固态电池",力争2027~2028年投入实际使用。据称,此前作为难题的耐久性问题成功攻克,投放市场的可能性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