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座百兆瓦时级数字储能电站通过验收
三峡集团今日宣布,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的50兆瓦/100兆瓦时数字储能示范工程已通过验收。作为全球首座百兆瓦时级数字储能电站,该项目由46个储能集装箱构成,集成数字能量交换系统等三大核心组件。该电站自2024年6月投运以来,已安全稳定运行一年,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作为三峡乌兰察...
三峡集团今日宣布,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的50兆瓦/100兆瓦时数字储能示范工程已通过验收。作为全球首座百兆瓦时级数字储能电站,该项目由46个储能集装箱构成,集成数字能量交换系统等三大核心组件。该电站自2024年6月投运以来,已安全稳定运行一年,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作为三峡乌兰察...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8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继7月后再度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7%,第三产业增长7.2%,第二产业增幅为5.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2.4%。今年1-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87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同...
2025年9月22日,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发布《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我国能源关键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将实现自主可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技术和产业体系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此举旨在保障高效智能能源勘探开发、低碳高效能量转换、低成本高可靠储...
2025年9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消息,"十四五"以来,我国累计投产抽水蓄能电站超3000万千瓦。目前全国抽水蓄能总装机达6236.5万千瓦,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设定的6200万千瓦目标。该建设进度有效支撑了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新能源消纳,抽水蓄能机组利用小时数与启停次数持续上升,为能源绿色转型提供重要保...
2025年9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其中,公共充电设施(枪)为431.6万个,同比增长37.8%,公共充电桩额定总功率1.96亿千瓦,平均功率约45.48千瓦;私人充电设施(枪)达1303.2万个,同比增长59.6%,报装用电容量达1.15亿千伏安。...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其中公共充电枪数量为431.6万个,同比增长37.8%,平均功率提升至约45.48千瓦;私人充电设施达1303.2万个,同比增长59.6%。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充电网络,实现每5辆电动汽车拥有2个充电桩的配套水...
华泰证券近日发布研报指出,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未来储能装机规划并理顺独立储能盈利模式,旨在推动储能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在需求强劲及产业链价格竞争趋稳背景下,储能企业有望实现量价齐升。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
今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推动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基地合理规划建设新型储能。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稳步推进核电开发并推动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此外,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
2025年9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该方案提出,2025-2026年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目标保持在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出口量实现增长。同时,发电装备产量将保持在合理区间,重点地区和企业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近日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此举标志着"人工智能+"行动在能源行业的具体落地。电力系统作为能源核心环节,伴随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和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提速,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将直接推动电力数智化产业发展。据保守估...
2025年8月26日,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了5个百分点以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在能源转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今年上半年,风光发电量的增量已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为能源结构优化作出重要贡献。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
2025年8月26日,国家能源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约9500万千瓦,5年增长近30倍。该发展速度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强大支持。同时,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过3600万吨,居世界首位。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8月2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透露,7月我国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总量。这一数据反映了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与韧性已达到较高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8月26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表示,自'十四五'以来,我国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期间的10.7万亿千瓦时增长至23.8万亿千瓦时,增幅超一倍。目前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连续四年稳定在60%以上,意味着每3度电中就有2度通过市场交易形成。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深...
2025年8月2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表示,截至7月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669.6万个,是'十三五'末的10倍,规模居世界前列。此举旨在满足新能源汽车普及带来的用电需求。国家能源局还推动'开绿车、用绿电',通过绿证和绿电交易,为新能源车主提供绿电服务,并开展车网互动...
2025年8月2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工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16%。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速更是突破20%,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表现突出,成为推动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力量。能源工业累计投资额已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近10%。免责声明...
2025年8月2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我国已实现跨电网经营区的常态化交易,推动新能源高效利用。这一机制让塞北的风电资源得以输送至粤港澳大湾区,服务更多用户。电力市场'四梁八柱'体系有效统一了各地市场规则,打破地方壁垒,提升电力交易透明度与公平...
2025年8月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车对应2个充电桩;同时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1-7月电力工业数据,截至7月底,全国发电装机总量达36.7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其中,太阳能和风电分别达11.1亿千瓦和5.7亿千瓦,同比增速分别为50.8%和22.1%。数据显示,可再生能源装机持续占据主导地位,截至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1.59亿千瓦,占总装机近59.2%。上半年可再生能源...
2025年8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669.6万个,同比增长53%。其中,公共充电桩420.2万个,同比增长38%;私人充电桩1249.4万个,同比增长58.8%。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