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科技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中国制造业需融入IP提升利润空间

5月10日,鸿威国际会展集团董事长王照云在广州举行的世界IP经济发展大会上表示,中国生产100个包包的利润不如欧美卖一个包的利润,原因在于中国是制造大国而非IP大国。他强调,IP经济正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通过将IP与制造业结合,可实现产业链升级与IP出海双赢。鸿威计划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及全球巡展,...

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科学实验样品顺利返回地球

4月30日,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返回。本次返回的样品涵盖空间生命科学与空间材料科学等领域,共25项实验项目,总重约37.25公斤。其中,生命类样品已运抵北京并交付科学家,材料类样品将后续运输回京。这是我国空间科学研究的重要进展,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技术创新与...

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科学实验样品成功返回地球

4月30日,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返回。这批样品总重约37.25公斤,涵盖空间生命科学与空间材料科学等领域的25项实验项目。目前,生命类样品已运抵北京并交付科学家,材料类样品将后续运输回京。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苹果获空间音频头部追踪新专利 自适应技术提升沉浸体验

科技媒体PatentlyApple报道,苹果公司近日获批一项空间音频领域的重要专利,涉及自适应头部追踪技术。该技术通过分析源设备与辅助设备的运动数据,智能判断设备是否处于"共同静止"状态,从而动态调整3D虚拟听觉空间的声场定位。专利文件显示,传统头部追踪系统在低光环境或通信故障时易出现精度...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发布商业航天卓越供应平台

昨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杭州举办商业航天卓越供应平台发布会,近200家相关单位参会。大会以"商业航天卓越天选"为主题,旨在促进行业交流与合作。该平台涵盖商品库、线上商城及线下超市等功能,致力于打造商业卫星及部件全产业链超市,支持卫星载荷、核心部件及关键技术的线上交易。平台将依托杭州的区...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标月球遥感卫星项目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近日公布了月球遥感卫星项目的中标公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功中标。该项目编号为2545STCZB0206,旨在通过月球遥感卫星获取月球低纬区域的高精度地形地貌、矿产资源分布及标志性矿物信息,为我国首次载人登月及后续任务提供数据支持。根据公告,开标与评标时间均为2025年3月9日,...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并成功发射航天器达400颗

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天绘六号A/B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测绘、国土资源普查和科学试验研究等任务。至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并成功发...

嫦娥四号月球发来成果展示

2022年初,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航空航天信息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加拿大瑞尔森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 Robotics》上,发表了题为"A 2-year locomotive exploration and scientif...

太阳探测或将迎来人类新计划

"如果能够尽快立项,我国的太阳立体探测系统真正建成可能要到2035年。"在几天前的香山科学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五号探测器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孟飞带领团队提出一个大胆设想--立体探测太阳!

针对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竟然可以这样!

据香港《南华早报》6日报道,针对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中国科学家已论证出有效的防御方法,可以使用23枚长征五号火箭撞击小行星、使其改变飞行轨道拯救地球。小行星撞击是地球生命面临的重大潜在灾难性威胁,发生概率极低,但一旦发生危害极大。小行星在地球历史上多次撞击地球,甚至造成生态环境灾变和...

一发入魂!中国提出小行星“末级击石”防御方案

小行星/彗星撞击地球是科幻影视中常见的情节,也是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巨大威胁。小行星撞击被认为是6500-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四颗火流星分别袭击了我国云南省香格里拉、云南省西双版纳、吉林省松原、青海省玉树地区,引发了社会热议,以及国内学者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