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科技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戴森首款洗地吸尘器体验!十问戴森: 到底行不行啊

当戴森员工两只手指提起整个机器,然后在地面上丝般滑动——有一瞬间我忘了这是一台洗地产品。

毕竟家里的洗地机就顶着个「大肚子」,装满水箱后别说单手了,两只手拿起来都要折了我的老腰。

从去年10月正式公布,到这两天正式开卖——戴森史上首款洗地吸尘器,V12 Detect Slim Nautik终于来了。

这款产品可以说是被中国消费者期待已久,毕竟咱们有扫地后必须得拖地的习惯,还得拖得比打工人日益稀疏的额头还亮。

但在中国清洁市场卷得风起云涌时,戴森仿佛进入了禅修,一心一意搞吸尘,数年不闻拖地事。

我们提前去了一趟戴森公司,体验了一把这款既能吸尘又能洗地的产品,并问了大家最关心的10个问题。

戴森洗地吸尘器初体验:到底行不行?

先说说体验,第一印象就是开头说的轻。

机身1.5kg,水箱容量300ml,比起市面上的洗地机更容易提起来——当然用它不是为了举重。我更想说它「轻」的点,在于拖地时不需要用多少力气,顺滑,不费手。

说个简单的比喻,就像在超市推一辆空着的购物车,只担心一撒手就溜到几米远去了。

看起来小小的水箱,戴森表示可以一次洗到110平米的地面(市面上大部分是900毫升-1升的水箱),对于普通家庭是够了,而这反过来也让机器更轻便,可以在乱七八糟的家里山路十八弯地转。

第二说说它的设计,这也是被大家热议最多的——不就是一个配件吗?

它的确是一个配件,但也是一个无法脱离新机体的配件。因为这款用了V12版本的机体,研发了能智能感应的内核,才能灵活转换吸尘和洗地两种模式。

所以有点遗憾,不能单买一个配件去适配之前的吸尘器主机。

关于实际的洗地效果,我们在现场测试了番茄酱、啫喱液、宝宝米糊、笔绘污渍以及不推荐洗但也可以洗的方便面。清洁下来,感觉它对于清理污渍和污水游刃有余,但不那么适合大片垃圾。

戴森的回应是建议大家先吸再洗,按大家日常习惯,大垃圾其实也不会用洗地产品去洗(比如前面提到的方便面)。

另外一个点就是设计背后的功能性,它让清理这件事的确变得彻底。

因为洗地配件和上半截是完全分开的,湿垃圾不会进入上面吸尘杆和集尘筒,也就不会影响和损坏上面的结构。

下面整个配件又能直接水洗(标重点:这款产品用上了戴森首个防水马达),且污水箱和清水箱是一体的,不像传统洗地机需要分开清洗,加上可以轻松拆卸的结构,一开一抽,没留死角,冲就完事了,一分钟搞定。

用过其他洗地机的相信都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可能越用越臭。

毕竟很多洗地机自清洁已经是标配,干湿垃圾一起吸,混合垃圾让细菌滋生更多,加上污水回路和滚刷直接联通,抹布持续滚刷,污渍持续残留,异味当然越来越重了。

戴森让吸尘和洗地变成分开的结构,干湿分离就不用担心污染加重——如果可以更干净且轻松地搞定清洗问题,似乎不用自清洁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第三是它核心的技术联动,让这款洗地产品依然很「戴森」。

说到这里,就离不开谈戴森的马达了——它让这款洗地吸尘器的滚刷可以每分钟洗900次,因为主要靠马达高速旋转卷起垃圾,而不是主要靠水流清洁垃圾,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仅仅300ml的水箱就可以洗110平米的地。

拿着轻,用着快,又不用老换水——妙啊妙啊。

当然,新品除了用于洗地,还能用于吸尘,吸尘就不用强调了,毕竟戴森的老本行。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新机也配备了光学探测技术,还有「防缠绕」技术,依然是一机多用。

「防缠绕」技术利用了古老的「阿基米德螺旋」原理,换上螺旋吸头,吸毛发时就不会再卷成一坨,除螨也可以更深层。

现场倒痱子粉在床上,再把厚被子盖上去,从被子表面推几下,再掀开被子,痱子粉已经几乎没了,这种「魂穿」能力看得出戴森搞深度清洁还是有点东西的。

当然,体验下来可能大多数人和我一样,依然有很多顾虑的地方:关于无法自清洁,关于配件不兼容老机型,关于不利于洗大垃圾,关于为什么用旧的V12版主机,关于戴森怎么看中国市场……

我们特此采访了在戴森待了17年的资深研发工程师SS Tong,他参与这款新品从研发理念到产品成型的过程,清楚产品的每一个细节。

十问「戴森首款洗地吸尘器」

注:为更好地呈现,采访内容经过不变原意的修改。

戴森洗地产品为什么不做自清洁?困难点在哪?

SS Tong:我们其实一直倡导「先干后湿」,也就是先通过强劲的吸力实现深度的干吸清洁效果,之后再进行湿拖。

现在市面上的自清洁很容易藏污纳垢产生异味和霉菌,又因为十分笨重无法拿到水下彻底清洗,所以我们想从解决消费者的实际痛点出发,把洗地产品变成跟吸尘器一样轻巧的机器。

所以我们根据湿拖需求搭配了滚筒和不锈钢刮条,滚筒可以在马达高速旋转下「卷」起湿垃圾,刮条能够把污渍刮进独立的污水箱中,而污水箱容量小却够用,人们拿着它不费劲,它能深入家具底部,又可以一键拆卸简单清洗。

简单的结构,却能给用户一个轻松有效的清洁体验,这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戴森洗地吸尘器为什么不能让干吸和湿擦并行?

SS Tong:为什么我们强调一定要先吸后拖,因为戴森在2022年《全球灰尘研究报告》就发现,98%的中国家庭都使用硬地板,先用强劲的吸力将灰尘彻底吸除是最有效的,尘螨颗粒如果沾到水会产生粘性并粘在地板上,就很难清除掉。

如果我们先用拖把或者是干吸湿擦并行的洗地产品,其实只是在把灰尘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而且一些老房子你也会发现缝隙里越来越黑越来越脏,因为灰尘水油堆积越来越多。

所以,我们还是选择基于干吸搭配湿拖,来满足中国市场干湿并重的理念。

为什么它不适合清洁大颗粒物、大片液体、大片油污等等,你们不看重「大」吗?

SS Tong:这个取决于对家中真实场景的理解——市面上的洗地产品喜欢用鸡蛋、方便面、重度油污等各种各样的物品做demo,但在真实居家环境中,这种场景一年会发生几次?

但是,你没有办法避免的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和灰尘向地面落下的过程,这些没有办法避免的干垃圾,一定需要吸尘器来解决,而湿垃圾更大程度上都是肉眼可见的、人为造成的。

我们去看了消费者和用户的研究,了解消费者到底在家里面会用湿拖处理什么,发现大部分消费者给到我们的反馈是——希望地面变得亮一点。但「亮」没办法知道是不是真的清洁干净了。

基于真实的清洁需求,我们才做出这样一款不需要针对极端场景,而是更多落实到用户体验感上的机器,这才是最重要、最核心的。

它拖地太顺畅以至于让人感觉摩擦力不强,粘在地上的脏东西怎么办?

SS Tong:我们已经依据用户所需要的清洁程度,把控好了产品的材质和出水量。

比如产品材质上,我们让新材料的密度、地板的阻力、马达的转速,形成了三者牵一发动全身的关联。比如水量的多少关系到地面的阻力能够有多大,水大了之后马达转速变高,背后是一个很系统的东西。

我们的实验结果证明它是能够实现有效清洁的,一次推拉可以实现95%的清洁率。

为什么无法调节清洁档位?以后会开发吗?

SS Tong:我们没法回答未来,但现在我们已经在转速和出水量上做到最优化了。

为什么不研发可以兼容旧款的洗地配件呢?

SS Tong:因为我们对主机软件进行了升级,和之前的主机芯片不一样,现在的主机在更换不同的主吸头的时候,能智能感应吸尘和洗地两种不同清洁模式。

大家在使用洗地头的时候,主机吸尘的马达是不会被驱动的,所以不会有灰尘和污渍进到主杆和尘筒里,因为湿气一旦经过气流进入到主杆和尘筒里,从机器尾部喷出来的气流就会有异味,潮湿的水汽也会损坏马达。

所以我们直接做了干湿分离,把干垃圾和湿垃圾通过不同的配件吸头分别处理,来避免产生霉菌、细菌和异味。

为什么新机是在V12的主机上升级,而不是最新的V15?

SS Tong:在设计之初,我们就希望这款产品能给大家带来轻巧和灵活的湿拖解决方案,而V12是我们产品中轻量级且吸力强劲的最好代表之一,它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感也是更好的。我们也发现对于中国家庭来说,轻量产品会更合适。

很多品牌的除螨仪喜欢做一个紫外线灯,显示它们的杀菌功能,戴森怎么没有?

SS Tong:第一,我们在实验室里面做过一模一样的demo,最后发现用早前的V8去PK所有紫外线除尘螨的清洁产品,尤其是深度除螨的清洁率都高效多了。

第二,紫外线照射都需要15-30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杀死尘螨,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问题,加上螨虫是活的,它会往床褥深处活动,当我们把机器压到床上之后,螨虫感受到压力就会往下走,紫外线就没有办法继续往下渗透。

第三,紫外线杀死螨虫后,螨虫的尸体还留在床里呢。而且尘螨排泄物才是最危险的,紫外线也带不走。

所以戴森可以用强劲的吸力把尘螨和排泄物都直接以物理方式吸出来,这是很重要的点。

很多人都喜欢找「戴森平替」,怎么保证这款产品不会被平替掉?

SS Tong:首先是马达,我们所说的深度清洁主要来自强劲吸力,而这个产品的马达即使很小也能带来140AW的吸力,刚提到的清除尘螨和尘螨排泄物最大的科技难点就是吸力。

另外,气旋分离技术也很重要,如果没有分离灰尘,粒径大的颗粒物就会导致滤网堵塞,造成吸力减弱,马达负荷变重,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马达、过滤和气旋分离技术是环环相扣的。

再者,这个产品还用到了戴森首个可以水洗的马达,而且马达转速高就会产生热,所以得确保洗地滚筒配件的马达不会过热、影响使用寿命,所以通过特别设计的水冷系统,让在冷水进入配件的释水口之前,会先经过马达帮助降热,防止马达过热。

落实到具体配件,我们的设计也非常注重细节,比如滚筒的颜色跟现在市面上所有洗地产品的颜色都不一样,戴森对不同材质的染色工艺的要求都很高。

从马达、材料应用、到气流研究、滚筒的转速、不锈钢刮条和滚刷的距离,一切都经过精密的计算,这些细节决定了戴森是没有办法被平替的。

未来戴森会研发自清洁的机器人吗?

SS Tong:未来其实很难说,但是我们会往智能化产品的方向走,机器人技术是戴森斥资27.5亿英镑投资的新技术,也是我们设施五年计划的核心。机器人和AI技术,都是戴森非常重视的。

最新相关

肯德基开设炸鸡兄弟专门店

肯德基近日在上海浦东区蓝村路和昌里路沿街开设了两家"炸鸡兄弟"专门店,首批两家店铺分别聚焦中式与韩式炸鸡,客单价约为30元。门店无堂食区域,主要提供外卖和自提服务。瞄准休闲走食场景,可小...

江汉油田红星页岩气田探明储量通过审定

8月21日,中国石化江汉油田红星页岩气田1650.25亿立方米页岩气探明储量通过自然资源部审定,标志着我国又一大型页岩气田正式诞生。该气田位于红星地区,此次储量通过审定进一步证明该区域具备良...

郴州邮政同城配送中心正式成立

2025年8月21日,郴州市邮政分公司同城配送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聚焦效率提升与服务提质,构建了专网、专人、专车配送体系,减少流转环节,并根据客户需求制定科学运输计划。配送范围覆盖郴州市九...

腾讯控股获南向资金净买入18.71亿港元

2025年8月21日,南向资金净买入腾讯控股18.71亿港元,位居当日买入榜首位。同时,美团-W和小米集团-W分别获净买入13.91亿港元和12.74亿港元。资金流出方面,盈富基金、阿里巴巴-W和汇量科技分别遭...

切果NOW入驻淘宝闪购 日均单量达8.5万单

8月21日,果切品牌切果NOW表示,自5月入驻淘宝闪购以来,日均单量由4万单增至8.5万单,峰值达15.7万单。爆款产品西瓜桶日销超2万份,新品酸嘢、甘草水果单量亦大幅增长。入驻3个月后,品牌决定从线...

东方甄选开放日第三季启动报名

8月21日,东方甄选App正式启动"和俞老师共进晚餐暨东方甄选开放日第三季"报名。俞敏洪将亲自邀请20名幸运会员共进晚餐。活动面向全体App会员开放,流程简化并增加福利。8月25日公示入选名单后,...

金冠电气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7.16%

2025年8月21日,金冠电气(688517)发布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1亿元,同比增长7.75%;归母净利润4233.7万元,同比下降17.16%;基本每股收益0.31元。公司表示,陶瓷基板类产品的研发持续...

米切推出限量版烘烤桶陈酸麦威士忌

米切尔酿酒公司(Michter's)宣布将于九月推出US*1烘烤桶陈酿酸麦芽威士忌。新品采用独特工艺,在经烘烤但未炭化的定制橡木桶中完成熟成,赋予酒体更丰富的香草与焦糖风味。该产品隶属于品牌核心...

新世界西蒙迎20周年庆 开启奥特莱斯2.0时代

新世界西蒙近日迎来成立20周年,正式宣布开启"奥特莱斯2.0"战略升级。此次升级涵盖基础设施改造、全球支付系统接入和多语言网站运营,全面优化外国游客服务体验。线上商城同步重塑,构建全渠道购...

兰石重装投资2.07亿元提升青岛核电装备产能

2025年8月21日,兰石重装宣布其全资子公司青岛兰石重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将投资2.07亿元建设核电装备产能提升项目。该项目旨在把握核能产业发展机遇,提升公司核电装备制造能力,预计于2026年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