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期间,一场以“文化养老,因AI生动”为主题的发布会28日举行,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养老服务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与会专家指出,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运用科技赋能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正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
本次发布会聚焦人工智能、文化与老年消费市场的融合发展,发布了通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适老化测评的梨花AI声学学习机。该产品采用全流程适老化设计,搭载智能教学系统,配备12.7寸2K类纸屏,运用防眩光、低蓝光技术,有效解决了老年群体在使用智能设备时遇到的交互难题。
由中国传媒大学银发经济研究院(筹)与梨花教育联合编撰的《银发经济新趋势:中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与产业发展白皮书》(简称“白皮书”)现场发布。白皮书指出,中国“新中老年”群体规模已达4.34亿人,其中80.7%的受访者认可教育学习的重要性,对文化服务的消费偏好呈现多元化特征。然而,市场供给与需求仍存在错位,仅42.8%的受访者接触过AI适老产品。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秘书长王永春在会上强调,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政策引导与市场创新的有机结合。随着《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等政策的实施,文化养老服务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值得关注的是,梨花教育在此次发布会上宣布完成品牌战略升级,从原有的教育品牌正式升级为“文化素养智慧服务平台”。该平台未来将通过AI技术为用户提供配音、朗诵、声乐、书法等文化素养类在线服务,并结合线下研学展演,全方位满足用户精神文化需求。“AI不是代替人,而是让人更像自己、更接近文化、更接近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十方融海梨花教育CGO游斯彬说。
展会现场,智慧学习产品成为关注焦点。通过“AI评分墙”实时展示学习成果的互动体验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不少老年观众表示,这类产品操作简便、反馈清晰,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参与线上文化学习活动。
业内专家表示,推动科技与文化养老深度融合,既要注重产品适老化设计,更要理解老年群体的真实需求。未来,随着更多创新科技的应用,文化养老服务将更加贴近老年群体的生活实际,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