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科技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或创历史纪录!海运公司赚翻了!全球航运业利润或将暴涨5倍!接下来怎么走?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刚刚过去的一年,全球海运市场持续火热,国际港口拥堵,集装箱一箱难求,海运价格更是持续飙升。而风口浪尖的海运公司们则是利润大增,行业工资也水涨船高。

1

利润大增!

有海运公司年终奖高达平均月薪40倍

近期,台湾地区最大航运公司长荣海运向员工发放年终奖,据当地媒体报道,奖金额度平均高达月薪的40倍。

报道称不少员工看到账户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看错了,从没见到这么多钱!以一名月薪6万元新台币的员工为例,到手的年终奖高达近240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55万元,普通专员也能达到150万元新台币的年终奖,约合人民币35万元。一时间海运行业的年终奖成了全网羡慕的焦点。

借着全球海运市场的东风,产业链上各大公司赚得是盆满钵满。1月14日,全球海运巨头马士基集团预计上一年度实际利润将达到2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25亿元);中远海控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675.9亿元,同比飙涨1651%;中集集团,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87.99亿元,同比大增1161%。

赚钱的远不止海运公司,2021年在遭遇“世纪大堵船”、疫情反弹、员工缺少等困难背景下,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的年收入仍刷新了历史纪录,达到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0亿元),同比增长12.8%。

事实上,“世纪大堵船”之后,运河贸易并没有受到持续影响,交通量不降反升,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开发航道。近日,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已将2022年价格上调6%,以应对航运的巨大需求。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航运业预计利润将创下新的历史纪录,超过1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529亿元)。2020年这一数字仅为2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14亿元),同比大涨近5倍。

2

运费疯涨一箱难求

外贸企业被迫用“大招”

2021年是全球海运行业的黄金时代,但同时也可能是不少外贸企业的至暗之年。成倍翻涨的海运价格、拥堵的港口,令外贸企业头痛不已。

1月13日,一辆集装箱卡车停在广东佛山一家乐器外贸企业门前,这是大家盼了很久才盼来的一只空集装箱,时隔两个月,仓库里的乐器终于能坐船出海奔向客户了。除了一箱难求,成倍跳涨的海运价格更是近期外贸企业的普遍痛点。

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显示:近期,东南亚国家航线运价已达历史最高水平。

新加坡某物流公司工作人员:新加坡一个集装箱的价格可能翻了3到5倍,甚至有一些路线可以到10倍。

为节省成本,外贸企业各出奇招,动用各种几何学、物理学知识,只为一次多塞几箱货,一家企业的员工甚至用上终极大招,千斤顶。

波罗的海运价指数显示,过去一年,从亚洲到北美航线标准运费同比上涨6倍,其中上海到洛杉矶最高报价同比暴涨近12倍。

运费之外,更令人头疼的还有堵船。中国人梁亮在美国洛杉矶港口做进口批发生意,他的货大多都是从中国进口的衣服和玩具,一天一变的海运价格令他每天都很焦虑。

安迪*伊是新加坡一家物流公司的执行董事,由于港口拥堵,货物常常不能及时装卸,尽管专门安排20多个员工随时待命,也无法保证货物准时到达。

2021年12月新加坡港再次陷入拥堵,船舶等候时间从之前的2-3天延长到7-10天。美国港口的拥堵也迟迟不见好转。

联合国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3年之间,高昂的海运价格预计将使全球进口物价最多上涨11%,消费物价平均增加1.5%。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际货代分会会长康树春:一箱难求和一箱万金的形势,对于国际贸易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抑制,会让整个贸易市场萎缩,可能未来会出现一个长期的冰期。

3

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今天(16日)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继续保持全球第一。随着运力不断增加,全球海运业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2022年1月5日,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地中海航运公司,正式超过丹麦马士基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班轮公司。目前地中海航运总运力已超过400万标准箱,占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的17%。

伴随着运价涨涨涨,一年以来,全球各大航运公司也在不断买买买。2021年11月5日,长荣海运宣布从江南造船厂订购两艘24000标准箱运力箱船,每艘价格在1.4到1.6亿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8.9亿元到10亿元,预计三年内交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际货代分会会长康树春:运费增加了,所以在眼下的情况下存在一个暴利时期。利益的驱使下,现在增加大量的造船买船的现象。

同样火热的还有集装箱制造业。近期,上海一家大型集装箱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公司实现第一个集装箱100万用了6年的时间,而突破500万个集装箱仅用了2年的时间。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约32.8万余家集装箱相关企业,2021年新增注册近7.8万家相关企业,较去年同比增长61%。不过海运行情全球火爆的当下,一些冷静的声音也开始出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际货代分会会长康树春:国际贸易总量2022年大概会达到124亿吨。由于2021年巨大利益,很多船舶公司在买船造船,新增订单量增加了94%到95%,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难以消化的市场。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王一帆)

最新相关

中信建投: 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积极变化

8月25日,中信建投指出,英伟达等科技巨头正积极推进人形机器人布局,产业正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商用"。中信建投认为,大模型方向的关注度将持续上升,模型架构设计及数据采集等方面将孕育机会;...

固态电池技术加速落地 应用场景持续拓宽

近日,中信建投指出,国内电池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推进迅速。国轩高科表示其'金石电池'已进入中试量产阶段,并启动全固态电池量产线设计。与此同时,南都电源中标全球最大的2.8GWh半固态电池储能项...

Terumo 15亿美元收购OrganOx

日本医疗设备巨头Terumo近日宣布,将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国医疗设备制造商OrganOx。此次收购旨在增强Terumo在器官移植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OrganOx专注于开发用于器官保存和评估的创...

半导体行业ESG信息披露率达66%

8月25日,记者通过对50家中证半导体行业精选成分股的ESG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梳理发现,ESG相关报告(包括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率达66%。市值排名靠前的公司ESG评级表现更为优异。对于...

超四成股票ETF净值创新高 科创主题领涨

2025年8月22日讯,数据显示,A股市场上逾四成股票ETF净值创出新高,主要集中于科创板相关主题。无论是宽基还是细分主题ETF,科创类品种表现突出。芯片、人工智能等科技主题ETF也带动市场情绪。相...

川气东送二线首段投产 年增输气30亿立方米

2025年8月25日,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首段正式投产,新增年输送能力近30亿立方米。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重大能源项目,属"四大战略通道+五纵五横"骨干管网之一,总长4269公里,自四川泸县至...

SK海力士量产321层QLC NAND闪存

SK海力士于2025年8月25日宣布,已开发出321层2Tb QLC NAND闪存产品,并开始量产。该产品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正式进入AI数据中心市场。QLC NAND具备更高存储密度,适用于高容量需求场景,标志着SK海...

中信建投: 6F或成锂电材料供需反转先锋

8月25日,中信建投发布的研报指出,6F环节在2025年第四季度将进入供需紧平衡状态,2026年第四季度预计将出现约0.7万吨的缺口。报告显示,2025年第四季度6F加工费或初步上涨约2000元/吨,2026年中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