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阿里影业发布2025财年业绩,受益于线下娱乐的蓬勃发展和业务结构的多元化布局,截至2025年3月31日,阿里影业实现收入人民币67.02亿元,同比增长33%;经调整EBITA连续5年实现盈利,盈利人民币8.09亿元,同比增幅61%。
2025财年,阿里影业坚定执行“为优质内容而投资、为创新业务而投资、为客户价值而投资”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多元化业务布局,构建优质内容矩阵,巩固票务平台优势,探索AI创新,深耕IP衍生业务,在复杂多变的的市场环境下,取得了公司全面、稳健的发展。
在电影科技与投资制作宣发平台板块,阿里影业持续投入头部创新制作,不断强化自合制及主宣发能力,同时探索AI创新,发展淘麦VIP会员体系,拓展海外业务,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
内容业务上,报告期内,阿里影业共参与出品、发行了《抓娃娃》《默杀》《封神第二部》《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小小的我》《好东西》《维和防暴队》《云边有个小卖部》《破*地狱》《里斯本丸沉没》等多部高口碑影片;同时,重点新片储备约40部,题材丰富,类型多元。其中,投资待映项目约20部,自主研发与合制项目约20部。业绩公告披露,《惊蛰无声》《东极岛》《群星闪耀时》《抓特务》《镖人:风起大漠》《欢迎来龙餐馆》《无名之辈2/3》《7天》《特立独行》《捕风追影》等多部影片将根据市场情况陆续上映或推进拍摄。
平台业务上,淘麦VIP在淘票票、大麦双平台呈现出超高黏性,高价值消费群体忠诚度持续凸显,买一赠一、演出优先购票、明星见面会、电子纪念票等会员权益,深受会员好评;云智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搭建智能化影院经营中台,推进衍生品生态链建设,提升影院综合盈利能力。报告期内,云智继续保持全国出票影院及出票人次第一,同时,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与中国香港和东南亚其他地区多个影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后续市场拓展打下基础。
科技业务上,阿里影业持续加大在AI、数字人及虚拟拍摄等创新科技领域的投入,为影视拍摄的标准化、流程化和数智化寻求解决方案,推动新技术在影视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报告期内,阿里影业在横店、周庄等地建设了4个虚拟拍摄影棚,并在电影《群星闪耀时》《根本停不下来》,剧集《师兄太稳健》等作品中投入使用,极大降低了影视项目的置景成本;在数字人方面,除了继续运营阿里大文娱首位数字人厘里外,阿里影业还推出了5个全新数字人,实现了包括代言、定制化合作等多元商业化发展;智能宣发方面,「灯塔AI」已经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能理解并精准回答影片发行情况、档期分析等更多通用问题,助力宣发提效。
此外,为充分开发IP、提升电影内容制作能力,持续向行业输出更多高质量精品电影内容。阿里影业广纳人才,吸引了多位行业知名电影、剧集和动画的创作人才加入,并成立了包含20多位导演、编剧、制片人的内容生态工作室集群,全力打造内容创新的发展环境。截至目前,已有多个项目进入筹备或开机阶段。同时,“海纳国际青年导演发展计划”已招募58位青年导演,并在香港浸会大学成立了“阿里影业海纳计划奖学金”,着力推动影视项目合作。
在大麦票务及演出内容平台板块,大麦业务增速强劲,连续两年创下了交易总额(GMV)高速增长的记录,稳定保持了演出票务市场的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先后服务了张杰、周杰伦、孙燕姿、Ed Sheeran、Imagine Dragons等国内外多位艺人的大型演唱会,成为用户首选演出购票平台;在现场业务上,服务大型项目逾3800场,实现了演出现场安全稳定、零事故,赢得合作伙伴赞誉。
内容投制方面,大麦加速演出内容生态布局,形成了Mailive、当然有戏、虾米音乐娱乐、艺展鸿图、酷小麦、好戏连台六大内容厂牌矩阵,覆盖演唱会、音乐节、戏剧、展览、脱口秀、儿童剧等多个核心内容赛道,自制内容影响力逐渐凸显。
报告期内,六大内容厂牌共参与投资、制作IP逾120个,包括2024阿那亚*虾米音乐节、莫文蔚演唱会、王源演唱会、陆虎演唱会、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舞台剧《魔幻时刻》、呼兰脱口秀专场、小鹿脱口秀专场等项目。高水准的演出与精美的舞台制作,给观众带去了绝佳的观演体验。
平台发展上,“买票上大麦”市场边界不断拓宽,电影、演艺旅游及海外演出项目覆盖持续增加,全品类消费优势加速凸显。同时,大麦还与内地及港澳多家头部场馆达成深度合作,巩固在重要场馆上的核心优势,加持在票务领域的领先市场占位。
此外,为了给用户提供更稳定、顺畅的抢票体验。大麦不断加大对核心技术研发的投入,通过算力整合与云资源的升级,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优化购票系统产品功能,在高并发业务场景下保障系统稳定运行与交易流畅,以优质的用户体验巩固票务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报告期内,秒级并发购票用户超过10万的项目过千场,同比去年增加63%。
在IP衍生业务板块,阿里鱼连年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报告期内,阿里鱼授权IP商品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带动阿里鱼收入同比增幅逾90%。目前,其IP矩阵已覆盖二次元、文博文创、影视综艺、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已签约了三丽鸥家族、宝可梦、环球影业、蜡笔小新、Chiikawa等多个全球优质头部IP。未来,阿里鱼将继续加大以电商为主的渠道建设,通过类目运营把握货物品类趋势,并孵化C端品牌,持续巩固头部影响力。
潮玩品牌锦鲤拿趣(KOITAKE)将潮玩IP与多个影剧综结合,打造了风格各异的潮玩产品。截至目前,锦鲤拿趣已自主研发、签约了超10个潮玩及动漫IP,包括《沧元图》《恋与制作人》等知名IP;同时,锦鲤拿趣合作影视内容已达40余部,其中多数为热播影视作品,包括《永夜星河》《白月梵星》《甄嬛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
在剧集制作板块,阿里影业通过运营剧集工作室模式,加大在头部精品内容上的投入,持续打造出有情感、有温度、有热度的精品佳作。报告期内,《惜花芷》等多部高口碑剧集已播出,《以法之名》《唐宫奇案之青雾风鸣》《灼灼韶华》等多部剧集已经完成拍摄。同时,剧集工作室重点储备项目超20部,开发中项目超30部,持续蓄力未来市场。
市场分析师表示,尽管存在内容竞争加剧、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等短期挑战,但阿里影业凭借多元业务布局、全产业链协同及AI科技先发优势,已形成穿越周期的发展韧性。未来,随着储备影片上映、电影演出票务覆盖进一步扩大、AI技术商业化加速,阿里影业业绩长线增长将更具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