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科技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出炉!瀚蓝环境位列257

近日,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启幕。通过主旨演讲,我们了解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并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近年来,中国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调整优化能源、产业结构,狠抓节能减排,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我国将坚持实施能源安全新战略,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切实推进能源转型。在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的同时,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手做“减法”,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规模;一手做“加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

在分论坛之一的“2021氢能产业发展论坛暨第十一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峰会”上,发布了“2021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瀚蓝环境位列257名。

数据显示,新能源企业在疫情下实现逆势增长,去年整体收入达到4.41万亿元,增长了4.5%。2021年“500强”分别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39个国家和地区。中国214家企业入围榜单,排名第一,远高于排名第二的美国(64家)和第三的日本(52家)。

作为中国固废十大影响力企业之一,瀚蓝环境下属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及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均是优质的能源项目,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垃圾焚烧及餐厨垃圾沼气发电为全国各地提供优质的绿色能源

目前,瀚蓝拥有24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不含顺德项目),合计处理规模为34150吨/日。2020年处理生活垃圾606.7万吨,年发电量229676.75万千瓦时,吨垃圾发电电量为378.57千瓦时。瀚蓝还拥有9个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合计处理规模2650吨/日,2020年处理餐厨垃圾18.22万吨,餐厨垃圾产沼发电量1667.65万度。

瀚蓝在生产绿色能源的同时,有效实现了碳减排。以创新开创的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为例,通过对生活垃圾、污泥、餐厨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020年全年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8.89万吨,废水100%回用零外排。其中,餐厨垃圾处理项目通过从废弃油脂中提炼生物柴油,供园区垃圾转运车辆使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代替垃圾填埋,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为产业园及周边60万居民提供清洁电力。目前产业园模式已经在9个城市实现差异化复制,并通过提供协同化的固废处理服务,服务无废城市建设,助力节能减碳。

瀚蓝积极关注新能源领域发展。近年建设5个商业化加氢站,为氢燃料电车公交车、物流车提供加氢服务,并积极探索制氢业务。

未来,瀚蓝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高质量运营各项目,为各地提供优质的绿色新能源,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来源今日商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最新相关

第34届哈洽会启幕 1500余家企业参展

5月17日,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在哈尔滨开幕。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家企业参展,展品超5000种。本届展会以"共建向北开放新高地,共享振兴发展新机遇"为主题,展览总面积68.3...

晨光生物称叶黄素价格或未来上涨

5月17日,晨光生物披露,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目前叶黄素价格处于相对低位,未来可能上涨。由于原料收购价格下降,农户种植积极性受挫。公司计划通过育种及发展种植基地,强化原料端优势,扩大市...

美国中东部强风暴致18人丧生

5月15日起,美国中部至东部地区遭遇强风暴袭击。截至目前,肯塔基州、密苏里州和弗吉尼亚州至少18人遇难,60万户断电。多州报告26起龙卷风,部分地区仍处于雷暴预警状态。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

小米卢伟冰: 自研玄戒芯片将应用于更多产品

5月17日,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直播中表示,小米自研的"玄戒 O1"芯片不仅将用于手机,还将拓展至其他产品。这标志着小米在芯片自主研发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未来或有更多智能设备搭载该芯片,提升产...

OpenAI发布Codex及多项AI领域新进展

近日,OpenAI正式发布新一代编程模型Codex,该工具可将自然语言转化为代码。同时,阿联酋"星际之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获得英伟达与OpenAI等支持,进一步推动全球AI算力发展。此外,OceanBase推出面...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154亿元

5月17日19时23分,据灯塔专业版数据,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成功突破154亿元。该片凭借独特的故事情节和精良制作,持续引发观影热潮,成为中国影史又一里程碑。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

IDC预测2028年全球新生成数据量将达393.9ZB

根据IDC报告,受生成式AI等技术驱动,预计到2028年,全球新生成数据量规模将达到393.9ZB(泽字节)。其中,企业数据的规模和增速表现尤为突出。这一增长反映了数字化转型和技术进步对数据需求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