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团队近日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探测到中等质量黑洞吞噬恒星时发出的X射线准周期振荡信号,这一信号被形象地称为黑洞的“心跳”。这一发现为宇宙中存在中等质量黑洞提供了关键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月28日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天文学》。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一例中等质量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的数据,探测到频率约为0.012赫兹的准周期性振荡信号,并结合X射线能谱分析,推算出该黑洞质量介于9900至16000倍太阳质量之间。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黑洞家族演化史的关键缺环,也为未来利用X射线辐射进一步研究中等质量黑洞奠定了基础。
舒新文教授表示,宇宙中大部分黑洞可能处于“冬眠”状态,如何找到这些“宇宙隐士”是当今物理学和天文学的重要挑战。此次研究成果是团队继2020年发表双黑洞潮汐撕裂恒星研究后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天体物理黑洞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